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216章 还政于民,破而后立
  金碧辉煌铸大殿,明月高悬宿空床。

  从大唐世界返回后,刘辩心中那股被广成子引动的心神久久难以平复,广成子不过是诸天万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缩影,却令他看清了许多。

  御书房内。

  刘辩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双手倒负于身后,神色凝重。

  “来人,传郭嘉,荀彧,荀攸……进宫觐见!”

  “诺!”

  门外守卫,轻车熟路的奔走在帝都的各个角落。

  才刚回到府邸没多久的郭嘉,听闻刘辩传召,连忙翻身穿衣,直奔皇宫而去。

  一路上,程昱,荀攸,荀彧等人,皆是面色紧张的奔赴皇宫,几人一碰面,皆是一头雾水。

  “奉孝,可知陛下深夜召集我等,所谓何事?”

  程昱心中忐忑不安,每每被刘辩召见,他都会忍不住的将自己近来的状况,在脑海中过滤一遍,生怕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出了纰漏。

  众人闻言,皆面朝郭嘉,等待着他的回答。

  见此情形,郭嘉有些吃味的摇了摇头,他同样对这次的召见一头雾水,见众人眼神热切,只能将心中所猜测的和盘托出。

  “诸位大可不必惊慌,依嘉所见,陛下估计是为了征伐异界之事,召见的我等。”

  “毕竟,还有两处高武世界,未能功成,想来,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令陛下烦心之事。”

  郭嘉这边说的头头是道,程昱等人听后,心中的担忧总算是降低了少许。

  几人边走边聊,不过片刻的功夫,就全部出现在了御书房之外。

  “进来!”

  不等几人开口,屋内便传出了刘辩召见的声音,以刘辩的修为,自然能听见门外几人传出的动静。

  郭嘉等人见状,也不矫情,推门进入御书房中。

  “诸位爱卿辛苦,连夜召集尔等进宫,倒是孤叨扰诸位歇着了。”看書喇

  刘辩开口,语气温和却令在场之人,皆是头冒冷汗,他们宁愿刘辩上来把自己臭骂一顿,也比现在这样强上百倍。

  不等刘辩继续开口,几人连说不敢,对着郭嘉狂使眼色,令他头大如斗。

  “能为陛下分忧,乃臣之本分!”

  郭嘉说的那叫一个理所应当,就差在胸口挂上一块牌匾了。

  其余几人都没有想到,这只狡猾的狐狸,关键时刻竟然打起了马虎眼,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照着他的样子回复。

  “行了。”

  刘辩有些无奈的看了看众人,满脸不悦。

  也不知怎的,大汉这群文臣越来越会趋炎附势了,每每刘辩想要说着什么的时候,他们总是在瞻前顾后。

  想要亲近一些,也被视为洪水猛兽,这令刘辩无比的头疼。

  帝皇孤独,看来都是被这群大臣逼的啊!

  刘辩心中微叹,脸上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目光一一扫过所有人后,才继续开口。

  “今夜召集尔等,为的是想听听诸位对于诸天万界的看法。”

  “大汉发展至今,速度不可谓不快,可孤依旧心神难安,该如何是好?”

  听到这话,郭嘉,荀彧等人全部面色凝重,再无一丝轻松,在众人心中,诸天万界始终像一座大山,压的他们喘不过气。

  时至今日,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们依旧难以从本质上帮到刘辩。

  常言道,君辱臣死!

  可对于他们而言,无能才是最大的悲哀。

  纵使万千智慧,面对未知,他们依旧有心无力,自己满怀信心的做着万千准备,到最后发现,一无是处,那种滋味,实在是叫人有些难以启齿。

  “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事?不妨说出来,吾等也好为陛下解忧!”

  郭嘉难得的神色正经,面色严重。

  荀彧,荀攸等人,也是正襟危坐,等待着刘辩抛出难题。

  见他们如此,刘辩也不再多想,开口将广成子一事,与众人娓娓道来,其中包含着自己对于诸天万界的种种看法,以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刘辩话音落下,等了许久,都未曾听到郭嘉等人的回答。

  抬头看去,在场几人皆神色凝重,眉头紧锁,郭嘉与荀攸更是满脸的愁容。

  刘辩所言,于他们而言,实在是有些超过了认知,哪怕心中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真正面对这种问题时,他们依旧感觉有心无力。

  “诸位爱卿,不用想的那般复杂。”

  刘辩与他们相处多年,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了众人的难处,点拨道:“诸天万界,看似层次要高出大汉许多,却依旧逃不出尔虞我诈,这些,对于尔等来说,何难之有?”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辩话音刚落,郭嘉等人紧皱的眉头,立刻放松了不少。

  “陛下一席话,令嘉茅塞顿开!”

  郭嘉起身,走到刘辩面前躬身行礼,随后说道:“陛下所愁之事,无外乎大汉世界晋升小千之后的种种因果。”

  “有因必然有果,解铃还须系铃人,咱们何不寻得那果,以此来解决大汉需要面临的危机。”

  “纵使果小于因,大汉也可凭借果的力量与因纠缠。”

  “对外,合纵连横。”

  “对内,夯实自己,积累底蕴,只要大汉自身能跟的上,一切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轻轻吐出一口浊气,郭嘉再次对着刘辩作揖行礼,缓缓退回到自己的座椅之上。

  在郭嘉看来,阴谋诡计,往往都是在自己力量不如对方之时,才会考虑的问题,既然如此,无论是何种手段,只要能为大汉争取到发展的时机,便足矣。

  “奉孝所言,深得孤心,诸位爱卿可有补充?”

  刘辩毫不吝啬对郭嘉的称赞,眼见其归位,目光落向了其余几人的身上。

  下一刻,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缓缓站了起来。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刘辩摆摆手,示意荀彧知无不言。

  “诺!”

  得到了他的许可,荀彧眼中,一缕神光掠过。

  “陛下,对外一说,现在来说还为时尚早,臣想说的,乃是对内之策。”

  “大汉在陛下的引导下,发展突飞猛进,现如今的大汉,可谓是百花齐放,仅仅是这样,在臣看来远远不够。”

  “想要彻底令大汉蜕变,在臣看来,只能还政于民!”

  荀彧语出惊人,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皆是面露诧异,就连郭嘉和荀攸,都满脸的不敢置信。

  还政于民。

  这四个字,对于现如今的大汉,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刘辩的声望,在民间可比肩世间一切神明,哪怕是对此那位道家玉皇,在百姓眼中,刘辩依旧不输分毫。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还政于民,无疑是让刘辩放弃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大汉江山。

  整个御书房,因为这四个字,陷入了绝对的死寂。

  除了刘辩,所有人都浑身冒汗。

  哪怕是开口献策的荀彧,心中都忍不住的七上八下,没有丝毫的冷静可言。

  这样足足过了一刻钟,龙椅上始终默不作声的刘辩终于开口。

  “文若,你这是准备让孤行养蛊之术?”

  刘辩一语道破其中玄机,目光直射荀彧,等待着他的回答。

  “臣却有此想。”

  荀彧语调依旧冷静,那一瞬间极速跳动的心,也随着刘辩的开口,恢复平静。

  “陛下所担忧的,乃是大汉底蕴不足。”

  “在臣看来,只有破而后立,方能有一线生机!”

  说罢,荀彧也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不再多言。

  哒哒哒!

  刘辩端坐在龙椅之上,五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每一道声音,都好似落在了在场大臣的心底,不断的冲击着他们的心灵。

  所有人尽数默不作声,静静的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神情肃穆。

  “继续!”

  两个字从刘辩口中传出,听不出喜怒哀乐,却还是令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臣也有些拙见。”

  荀攸起身,拱手道:“文远,文则两位主帅,已然在为我大汉添砖加瓦,大汉民间,也有着众多有志之士在旁辅佐,”

  “到如今,许多规则,已然定型,想要在此基础之上,得到突破,无外乎大汉世界晋升,亦或者帝朝晋升。”

  “无论是哪种,对于大汉而言,都未必是好事。”

  “既如此,破而后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有三界为基础,大汉世界始终不会真正的失控。”

  “臣以为,可以一试!”

  荀彧的话,无形中将荀攸的眼前的那层薄纱掀开。

  既然大汉始终都会是大汉,那又何必拘泥于某种形势呢?

  如今的大汉深入天界,人间交于百姓,在荀攸看来,完全不是问题,有六道轮回的存在,哪怕有人因此陨落,最终依旧会回到大汉。

  这,就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诸位爱卿所言,孤心中知晓,可如何能真正的令大汉世界活跃起来,同样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刘辩五指不停,张口再次抛出了一个问题。

  身为大汉之主,他又岂能看不清大汉的现状,真要想养蛊,首先得让蛊有能生长的土壤。

  以大汉现如今的情况,哪怕再傻,也绝不会有人敢越雷池半步。

  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养蛊,无疑是天方夜谭。

  “陛下,咱们不妨为众生演一场戏如何?”

  沮授起身,侃侃而谈道:“大汉一直以来,每每出征,都是以胜利结尾。”

  “咱们完全可以来一次大败,彻彻底底的大败,一场大败将大汉现有的一切全部埋葬。”

  “或许短时间内,不会有人相信,但百年,千年,万年之后呢?”

  “到那时,就算他们不相信,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没有陛下这座大山压在心头,时间久了,总会有人起心思。”

  “这,便是咱们要等的契机。”

  沮授说话间,眼神锐利,尽显智慧,每一句话,都说的恰到好处,很显然,他同样赞同荀彧的破而后立。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在刘辩询问的目光之下,大部分的人全都同意了沮授的观点。

  其中,提出了破而后立的荀彧,以及坚定了众人想法的荀攸,首当其冲。

  “孤知道了,尔等退下吧,容孤好好想想。”

  见事有着落,刘辩挥手示意众人离去,自己则是闭目沉思。

  郭嘉,荀彧等人见状,纷纷起身,对着刘辩恭敬一礼后,小心翼翼的退出到了御书房门外。

  呼~

  门外,荀彧长出了一口气。

  心中想的再好,真正提出观点时,荀彧可谓是无比的忐忑。

  若非事关大汉的生死存亡,他断然不会将这些话说出口,他也明白,对于君主而言,此类言论何其忌讳。

  在刘辩沉默的那一刻钟内,荀彧都已经在心中立好了遗嘱。

  可见,其内心的害怕。

  “好你和荀文若,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都说的出口,真有你的!”

  郭嘉暗搓搓的话语响起,听的荀彧满脸的苦笑。

  哪怕知道他荀彧是为了大汉,郭嘉心中依旧很难接受这种方案,因为这,是在让刘辩自己来毁掉自己的成果。

  一个帝朝,需要走到这一步,才有可能度过难关,何其可悲。

  荀彧自知理亏,面对郭嘉的话,他哑口无言,到嘴边的话,愣是说不出口。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的后悔。

  哪怕再重来一次,他荀彧依旧会如实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现在无论他们怎么折腾,大汉都会与世长存,可要是真的晋升到了小千,以大汉现有的底蕴,任何一处顶尖的小千世界,都足以令其毁灭。

  也就是刘辩隐瞒了佛门的事情,没有全部说出来。

  否则,说不得荀彧的想法,会更加的疯狂。

  踏踏!

  郭嘉眼看荀彧不做声,自觉没趣,转身向着皇宫的出口走去,一步踏出,人影已经出现在了数百米开外。

  有些话,作为臣子,他也只能点到即止。

  其余大臣见状,纷纷随着郭嘉散去。

  御书房内,

  听到几人离开的动静,刘辩缓缓睁开了双眼,目光透过墙壁,落在了荀彧,荀攸和郭嘉的身上。

  “嗯?”

  还不等他开口,体内一股力量忽然流失,顺着某个分身的通道,传向了某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