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195章 初闻底蕴
  “不错,诸位爱卿能这般想,孤心中甚慰。”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大汉最缺的是时间,最不缺的同样是时间。”

  “孤有预感,一旦大汉世界晋升为小千世界,大汉帝朝将会面临真正的考验,孤希望,帝朝是准备好了的,明白吗?”

  “喏!!!”

  刘辩开口,为文臣的阐述画上了句号。

  正如他所言,大汉世界现如今已经是高武世界了,一旦跨过这条线,诸天万界的残酷必将毫无保留。

  见文臣纷纷退下,刘辩转头看向一旁的武将阵营,缓缓说道:“政务由他们去思索,大汉的军部就需要靠你们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自文臣开始,张辽等人便有了心理准备,在听到刘辩的询问后,张辽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走到正中。

  “陛下,末将打算率领手下军区众将士,飞升天界。”

  张辽目光坚定,在刘辩的眼神注视下,快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天界对修为并没有限制,末将请命,率领麾下西部军区将士,入天界闭关修行,成为我大汉的底蕴之一。”

  说话间,张辽还不忘转头看向身后的其余三位主帅。

  成为底蕴,是四大主帅以及十三位军团长共同商议出的发展方向。

  许久之前,他们便有了这种想法。

  每当刘辩向他们传输诸天万界的概念时,众人心中都是压力倍增。

  让一部分人先将自己的实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所有武将都迫切想要完成的计划。

  只不过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闭关之所,才不得不将计划搁浅。

  刘辩端坐于龙椅之上,听到张辽有这样的想法,赞同的点了点头:“文远所言,深得孤的心意。”

  “身为武将,还是统帅,就必须要有居安思危的心理,如此一来,方可保护我帝朝之基业。”

  “既然文远主动请缨,孤便许你个你的西部军区为我大汉飞升天界,还望文远能在天界为我朝训练出一支征战诸天的队伍。”

  “末将领命!”

  张辽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神色多了一些激动。

  毕竟是一个军区的兵力,飞升天界,无异于是与帝朝脱轨,其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哪怕是他张辽,都无法给出保证。

  刘辩能如此痛快的答应请求,对于张辽而言,是难得的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张辽此刻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陛下,末将请命,率领南部军区坐镇轮回!”

  张辽过后,于禁也按着众人商议的计划,站了出来。

  按照计划,十三个主战军团的核心任务,是对各大异界进行征伐,以此来提升世界的底蕴。

  以四大军区现有的规模,两个军团足以令大汉帝国高枕无忧。

  更何况,两支军团并非无法抽身。

  刘辩此时也有些明白了过来,看向于禁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丝的笑意。

  “孤倒是没有想到,帝朝的诸位将军,有如此计划,倒是令孤有些吃惊。”

  “且先不说天界与人间的时间差,地界才刚刚形成,其中是何模样,孤也不清楚。”

  “文则在这种情况下,能有如此的想法,孤又岂能不准?”

  只见刘辩伸手微抬,手中能量波动一闪而逝。

  再看张辽和于禁,两人刚刚还单膝跪地,这会儿在刘辩能量的帮助下,都站了起来。

  看着他们,刘辩是满足的,有忠于自己的帅才,对他而言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情。

  “文远,文则。”

  “你二人乃是大汉帝国不可或缺的两员大将,当知晓坐镇暗处,会面临什么情形。”

  “底蕴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底蕴,各中艰辛非常人能比,孤给你俩一次选择的机会,是否收回自己的话?”

  此话一出,张辽和于禁深受感动。

  身为九九至尊,大汉之主。刘辩所言便是大汉的根本定律,两人听到刘辩给每人一次选择的机会时,感动之余又有些心潮澎湃。

  “末将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二人的回答,异口同声,眼神更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可想而知,这次的选择过后,两人将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出现在大汉的朝堂之上,这对于他们而言,损失不可谓不大。

  壮士断腕都是需要勇气的,恰巧的是,两个人都不缺少这样的勇气。

  大殿内,刘辩的目光牢牢的锁定在二人的身上,久久没有开口,目送着两人退回武将的阵营中,才继续开口。

  “诸位将军这是给了孤一个惊喜啊,下面的事,便由孤来说好了。”

  “首先是十三个主战军团,孤给尔等的任务是,提升修为的同时,参照饕餮军团的饕餮噬天阵,为各自的军团创造出一个匹配的军阵。”

  “此事,也是接下来十年时间中,尔等的头等大事。”

  “阵道方面,有不懂的,皆可寻紫雾,请求他的帮助。朝会过后,孤会跟他交代清楚,希望尔等不会令孤失望。”

  刘辩话音落下,孙策,典韦这些军团长,纷纷下拜。

  众人对于饕餮军团的饕餮噬天阵眼红已久,原以为自己的军团只要军功足够,便可以拥有。

  结果发现,现实往往要比想象残酷的多。

  听到刘辩下令研究军阵,众人都是面露喜色,心中不断的盘算着,何为适合自己军团的特性。

  刘辩见他们如此,也没着急打断,目光不断的在众人身上游离。

  等到众人平复好心情之后,他才开口道:“军阵之事虽重要,但也不能落下修为的提升。修为乃是一切的根本,望尔等周知。”

  说着,他又看向剩下的孙坚,以及曹仁两位主帅。

  “文台,子孝。”

  “末将在!”

  二人快速答复道。

  “文远与文则离去后的空白,就由你们来填补了。日后文台负责东,南两个方向。”

  “子孝同理,北和西孤就交给你了。”

  台下,曹仁和孙坚相视一眼,眼中满是笑意。

  这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临时起意。

  将一切看在眼里,刘辩倒也没有在意。凡是能让大汉帝朝变的强大的手段,在他眼中,都是好方法。

  正是有了这个大前提,帝朝如今的各项政策才会显得如此的宽松。

  “你们也别一直傻乐了。”

  实在有些看不过眼了,刘辩忍不住的出声提醒道:“大汉征伐异界,除了拿下异界外,异界的人才你们也要适当的吸纳。”

  “凡是有将帅之才的人,皆可尝试让他们融入大汉的军营之中,明白吗?”

  “末将谨遵陛下教诲!”

  曹仁和孙坚想都没想,就给出了回复。

  东汉末年,虽说人才济济,却终究会有用完的时候。

  如果不是大汉书院长年累月的,为大汉朝堂输送新鲜血液,恐怕大汉早就已经首尾难顾了。

  安排完武将,刘辩将目光投向了地方官员的阵营之中。

  说到地方官员,就不得不说大汉目前的官场状况,军部倒是还好,阶级分明,各司其职,并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

  与之相比,文臣却是截然相反。

  当年,曹植天元殿内述说着父辈的欺压,到今日依旧历历在目。

  而那不过只是,整个大汉官场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青出于蓝胜于蓝,在别的朝代,或许还有可能发生,可在如今的大汉,却堪比登天。

  官场就那么大,职位也只有那么多。

  郭嘉,诸葛亮这些顶尖智囊,又全都是长生不老。

  老一辈不退位,新一代就注定没有上升的空间,好比曹植,十年前他是地方的代表,县级官职。

  十年过去了,以他的能力,正常情况下,怎么都应该更进一步。

  可如今,却依旧还是个县级官职。

  “你们有什么要跟孤汇报的吗?”刘辩看着他们,面色轻松。

  才说完,台下便又有开口。

  众人循声看去,一位身着官袍,剑眉星目的男子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细腻的皮肤,看起来哪怕是与大家闺秀比,都不会输多少。搭配上雪白的肤色,活脱脱的一位公子哥。

  “重县知府参见陛下!”卢毓面色淡然,行礼作揖。

  “姓卢?”

  刘辩闻言,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脑海中,卢植的身影悄然浮现。

  卢毓见状,面露苦笑道:“回陛下,家父卢植。”

  “还真是卢老将军的爱子啊。”见自己的想法被确定,刘辩有些感慨的说道:“难怪孤会从爱卿的身上,看到老将军的影子,不知你有何事,速速道来。”

  “喏!”

  苦涩归苦涩,还说的话,卢毓并没有打算放弃。

  “陛下,微臣有一问。”

  “大汉自王朝成立以来,朝堂的组织架构始终未发现变化,这种情况,持续了足足数十年之久。”

  “官员除了轮换外,几乎没有任何的上升空间,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会影响后来者的从政热情,不知陛下如此看待此事?”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位号称卢植之子的晚辈,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哪怕是刘辩,在刚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有些恍然,多年以来,他关注的重点都是如何带领大汉快速发展。

  手下的事情,几乎都交给了九部尚书和文府来处理。

  一件接着一件的事情,令刘辩根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帝朝的建设之中,再加上老一辈用顺手了,自然也就没有考虑到官员晋升的问题。

  “卢毓,你的问题是孤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刘辩面带微笑,同时给予对方以笑脸相迎,继续道:“借着今日,众人来的齐全,孤便说一说此事好了。”

  “前有曹植后有你,想来孤这方面的工作却是没有做到位。”

  “大汉因为全民修炼,导致了个人寿命远大于平均水平,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孤才会下意识的去忽略尔等的存在。”

  “这里不仅仅是因为郭嘉,诸葛亮等人的智慧,更多了在孤看来,还是尔等的本事不够。”

  说到这,刘辩休息了片刻,继续说道:“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在孤看来,非常实用。”

  “你们对于官场而言,都是后来者,本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放异彩,可结果是什么,想法你们都懂。”

  “真正做的人呢?多吗?”

  “并不多。”

  “或许在你们的眼中,现在所干的事,没有丝毫价值而言。”

  ”不仅政绩少的可怜,就连上升都遥遥无期。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真正的做出了一番成就,又岂会如此。”

  “朕对于顶尖人才的渴求,想必诸位都一清二楚。”

  “为何这么多年,朕都不曾看到哪怕一丝关于你们的行动?”

  “究其原因,还是在你们身上。”

  “你来告诉孤,为什么放着用习惯了的手下官员不用,去用你们这些新鲜出炉的人呢?”

  刘辩一席话,说的头头是道,卢毓闻言,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他知道,刘辩说的就是事实。

  他根本就反驳不了。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这一刻,不仅仅是他,台下其余的地方官员,皆是异口同声。

  从政不比从军,军中有军功,从政需要的便是政绩,可反观今日来到天元殿的诸位,与诸葛亮等人相比,差的何止一星半点。

  刘辩见他们开口,也只能将多余的话吞进肚子。

  等到众人平静过后,才继续说道:“你们还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孤来裁决的吗?”

  问过之后,刘辩等了一刻钟,嗯,好吧左右。

  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中,再无一人提问。

  “既然你们没有需要说的,那就退朝吧。”

  话音落下,刘辩的身影消失在了龙椅之上,他的离去,宣告着朝会的结束。

  众人见状,井然有序的离开天元殿,走向皇宫外。

  这次的朝会,相当于第二个十年规划。

  对于他们而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走的稳稳当当。

  “奉孝,一起去喝一杯?”

  才刚到宫门外,戏志才便搭上了郭嘉的肩膀。

  见他如此,郭嘉有心想提醒他注意场合,刚准备开口,就听戏志才张口说了几个字。

  郭嘉听不见声音,只能从口型来判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