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154章 县令曹植
  “奉先,确定是一点修为都没有吗?”郭嘉有些难以置信的询问了一句。

  现如今的大汉,早已是今非昔比,今时今日还存在一丝修为都没有的人,实在叫人难以置信。

  “确定。”

  吕布肯定得回答道。

  还不等郭嘉继续说话,刘辩开口道:“庞统何在!”

  一句话,天元殿内的议论声瞬间停止。庞统听到声音,立刻走出了队列。

  “臣在!”

  庞统此刻心中升起了一丝的不安,他隐约猜到了什么,回复了一声便一言不发。

  刘辩扫了他一眼,方才还满是笑容的脸上阴云密布,“庞统,你身为户部尚书,发生这样的事,是否应当给朕一个交代?”

  严肃的语气,令庞统后背冷汗直流。

  “臣罪该万死!”

  “呵呵,好一个罪该万死,朕都不知道多久没听到这几个字了。”刘辩都被他气笑了,“你是觉得朕的臣子命太不值钱了,还是觉得朕老糊涂了?罪该万死?你死了问题能被解决吗?”

  一连串的问题,令所有人都不敢出声。庞统本人,更是深深地匍匐在地,头都不曾抬起。

  刘辩见此,神色越发的愤怒道:“朕要的是,你这个户部尚书,给朕一个解决方案。还有多少人是吕布碰到这种情况,你知道吗?”

  “这是你户部尚书的失职,你应当想方设法的去弥补这个问题,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一句罪该万死。都跟你这样的话,大汉是不是以后就朕一个人管理就好了?”

  “皇上,此事臣难辞其咎。”

  已是文阁执事的诸葛亮,站了出来说道:“奉孝所言的,乃是从来都没有修为,臣身为户部尚书之时,也未曾发现这一点,臣深感愧疚。不知是否可以给微臣一个星期的时间,微臣必定会拿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诸葛亮此话一出,刘辩的脸色才好看了些许。看了跪在地上的庞统一眼后,点头道:“孔明,既然你站出来,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庞统,念在你是初犯,朕且饶过你这一次。身为户部尚书,这件事你也难辞其咎,就跟随孔明一同处理吧。朕不看过程,只要一个满意的结果,你可明白?”

  “臣明白,谢皇上网开一面!”庞统闻言,心中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刘辩交代完后,视线落到了吕布的身上,道:“奉先,不知你所说之人,现在何处?”

  “回皇上,此人此刻正在末将的府中。”吕布干练的答复了一句。

  刘辩闻言,愣了一下,随后不解的问道:“这倒是叫朕好奇了,你为何会将此人带回府中呢?”

  “此事说来话长……”

  吕布将自己与大娘相遇的一切,娓娓道来。

  听到他的讲述,刘辩刚松开的眉头再次皱成了川字。一众武将,在听到这个故事后,眼神中满是理解和悲伤。

  “奉先,你做的对。”刘辩眼中也露出了一丝的悲意,在龙椅之上起身,迈步走下台阶,道:“多年征战,大汉阵亡了多少将士,听你今日这么一说,朕心中实在惭愧。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在朕看来,都是狗屁。还是大汉不够强,朕不够强,尔等不够强。否则哪里还需要普通将士们冲锋陷阵,有尔等与朕,都足以打下一片又一片世界了。”

  说着,刘辩的身影出现在一众文武的身前。

  看着他们,刘辩神情略显凝重道:“尔等谁可以告诉朕,现如今的大汉,有多少如同这位大娘一样的烈士家属存在?”

  话音落下,这次庞统没等点名就走了出来。

  “回皇上,根据户部上个季度的统计,人数在一千两百万人左右。”庞统如数家珍的报上了一串数字,引得所有人都是沉默不语。

  这般血淋淋的数字背后,乃是一个又一个大汉儿郎的生命。

  吕布,典韦等武将,也是第一次听到具体的数字。特别是吕布,在经历了大娘的事情之后,听到与大娘有相同经历的,还有那么多人,心中顿时升起了一丝的凉意。

  刘辩得到了数据,神色也变的极为不自然。

  灵魂来自后世的他,哪怕经历了多年的锤炼,在此刻,心中久久不能释怀。如果多鲜活的生命,可都是在他的领导之下葬送在了战场。

  眼看的郭嘉,见刘辩的脸色有些不对,立刻出言打断了他的沉思,道:“皇上,臣相信,无论是将士还是家属,都不会怪您的。哪怕是让臣现在去死,臣都不会有丝毫的怨言,因为臣相信,陛下必然是为了整个大汉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奉孝此言在理。”主帅之一的张辽,也在此时开口,“皇上,将士们战死沙场,乃是宿命。为了更好的明天而战,是我们全体大汉军人的梦想,我等存在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哪怕是死,我们也心甘情愿。皇上万不可为此,过于劳心劳神。”

  在他之后,诸葛亮,贾诩,荀彧,司马懿等一众大臣,纷纷出言表达了自己看法。

  刘辩听着他们各自的发言,神色也逐渐恢复了正常。扫视了一圈,他缓缓开口道:“这些道理,朕又岂能不知。一码归一码,为了大汉,有些代价,是避免不了的。朕只是有些痛心罢了,能做的,只能是对他们的家属加倍的好,仅此而已了。”

  “如此便够了。”吕布接过他的话,继续说道:“皇上,大娘哪怕面对唯一的亲人离世,依旧念着您的好。您为他们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间。”

  “没错,末将遇到的也是如此。”

  “皇上切不可多想。”

  ……

  随着吕布的开口,武将们纷纷出言响应着他的话。

  刘辩看到这一幕,深深地点了点头。

  “大汉有你们,有他们何愁不兴?”

  “庞统,诸葛亮,糜竺!”

  “臣在!”

  三个被点名的大臣,跪在刘辩身前。

  “庞统,诸葛亮。你们身为大汉的两任户部尚书,有些事,还得你们来做。所有的烈士家属,都给朕传达到位。但凡有需要的,只要不违背大汉律法,一律可以应下。”

  “微臣遵旨!”

  “糜竺,今后每次人口普查,财政部都必须掌握大汉烈士家属最真实的情况,对于这个群体的日常所需,财政部必须重视起来,别让朕听到还有什么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出现,不然你和你财政部的那帮人,就等着掉脑袋吧!”

  “微臣遵旨!”糜竺心怀忐忑的接下了任务,心中的压力无限上升。

  刘辩将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再出问题,恐怕将是一片血流成河。那种代价,无论是谁,都承受不了。

  第一次参加朝会的大汉官员,短短的时间内,心神犹如坐了趟过山车,起伏之大,令他人一时间都有些难以适应。众人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场朝会竟然会如此凶险。

  吩咐完他们,刘辩再次看向了吕布。

  “奉先,朝会过后,朕会与华佗一同前往你的府中,此事就先到此为止吧。你还有什么其他的事要说吗?”

  “末将没事了。”

  吕布回答道。

  刘辩闻言,点了点头。身影一闪,人已经回到了龙椅之上。

  看了看台下所有的官员,他开口示意道:“尔等谁还有事,现在可以说了。”

  有了他发话,朝会快速的进入了正常的节奏之中。

  礼部,吏部,户部,刑部,工部,兵部,财政部,教育部,科研部。

  大汉九大部分,依次汇报了他们三个月来统计出的各种情况。

  首先是礼部,在人妖大战的七年之中,由于大汉顶层的管理者不在,导致了大汉三州的文化交流越发的密切。受司州的影响,青州和冀州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民风也越发的开明。就这一点来看,一场大战相当于加速了大汉各州的融合。

  随后出场的吏部尚书司马懿,也将这七年来,大汉三州官员的各种情况做了一个说明。受大战的影响,一部分的官员永久的留在了战场,大汉一直以来的科举考试,也为此落后了数次,无数学子滞留,大汉的官员储备,也急需补充。

  在他们之后,户部尚书庞统,也将大汉七年来各州的百姓情况做了一个汇报。首先就是人口的增长,七年的时间里,大汉的人口正增加相较于七年前,足足增加了五分之二。恐怖的人口增长,不仅仅弥补了大汉因为大战损失的人口,也为大汉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听到他的汇报,刘辩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

  刑部,工部由于官员大多参加了天界大战,所以基本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汇报,有底层官员的维护,和各州百姓的自我约束,大汉的犯罪率始终保持稳定。有限的几个人渣,也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被一一审判。

  工部更为简单了,没有总部官员领头,整个工部几乎是完全停摆的状态,因此,这三个月,工部尚书程昱,也成为了所有尚书中,最为忙碌的,没有之一。看書溂

  兵部主要的事情,就是关于战后慰问的工作汇报,以及新一轮征兵示意的准备工作进度汇报。郭嘉也时常被其他尚书冠以最闲尚书之名。

  接下来的财政部,相对来说就要繁琐多了。糜竺归来之后,将大汉七年来所有的经济数据,问题全部做了一个汇总。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他几乎就没有离开过财政部的总部。好在离开了整整七年,大汉的经济状况依旧稳步增长,这也不得不说,大汉的底子打的好,否则恐怕早已是天下大乱了。

  之后的教育部和科研部,汇报的速度就要快上不少了

  在所有的先生离开之后,大汉的教育工作也停止了长达七年之久。不过,相比于其他部门,他们顶多是花些时间给学子补课而已。

  科研部跟工部的情况有些类似,没有领头之人,整个科研部也全部停止了工作,所有正在研究的项目也被迫延期了整整七年。

  这场汇报,足足消耗了八个时辰的时间。

  事关大汉的发展,刘辩听的无比仔细。等到科研部汇报完工作之后,他又花了一个时辰,为所有官员描述了大汉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重心。

  如此一番下来,朝会才终于算是走到了尾声。

  “好了,今天的朝会,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刘辩开口,刚准备画上一个句话,视线却不经意的扫到了许多的底层官员,到嘴边的话突然话锋一转,“朕都差点忘记了,尔等之中,还有许多人是第一次参加朝会的。都说说看,对于这场朝会有什么看法,谁先来?”

  听到第一句,所有的底层官员都准备退场的。怎么都没想到,事情还能有反转,一时间,竟没有一人敢站出来。

  就在这时,官员的队伍末尾,一道声音响起。

  “回皇上,这场朝会令臣受益匪浅。”

  刘辩听到有人接自己的话,立刻寻声望去。一位年岁稍显年轻的男子,出现在他的眼中。

  刘辩见此,不由的对说话之人产生了一丝的兴趣。

  “怎么会是他?”

  “这不是曹家的那位曹植吗?”

  “听说他离开了自己的父亲曹操大人,独自进举,现在是冀州的一名县令呢。”

  循声望去的官员们,看到人时,议论之声顿时响起。

  曹操见说话的是自己的儿子,心中也不由的替他捏了一把汗。身为朝会的常客,他最是清楚,刘辩的问题有多难回答,一个不好就是大祸临头。

  官员们的议论声传到刘辩耳中,刘辩都有些没想到,七步成诗的曹植,竟然已经成为了大汉的县令了。

  因为征战的问题,刘辩对于大汉的一众二代们,一直都没有太过于关注。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父辈过于优秀,导致了他们的光环被笼罩了。

  现在看到曹植,刘辩瞬间想起关兴,张苞,赵统,吕玲绮等历史中有名的二代们。

  看向曹植的眼神中,也多出了一丝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