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134章 大汉长公主
  春去秋来,转眼又过三年春。

  落日城的小插曲,并不足以让大汉的发展停滞不前。在经过最初一段的铁血镇压后,一夫一妻制成为了大汉社会的主流体系。

  与之相对的,是大汉女子教育和地位的兴起。司州从异界而来之人,也算半个现代人,他们超前的思维,成功为大汉带来了一段不可忽视的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司州自然保持着对科学的追求。不过,这种追求,在了解了大汉的修炼体系后,逐渐开始向着修真科技转化着,算是与大汉的科研司相得益彰。

  是金子总会放光,这句话到哪里都是真理。

  爱因斯坦和尼古拉特拉斯等异界著名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路。

  三年里,在他们的带领下,司州从电力,到混合动能,都发生了难以想象的蜕变。各种各样的科技成果百花齐放,一度将司州变成了科技之州。

  如此大刀阔斧的发展,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大汉朝堂的注意。文武百官无不惊叹于司州的爆发力,就连刘辩,在看到详细数据后,都忍不住的给予了司州表彰。

  第二年岁旦之日,刘辩专门为司州设立了许多,专属于他们的福利以及规矩。

  为司州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

  就连工部所属的科研司,都迁徙到了司州,成为了大汉的第八个官方部门,科研部。

  与它同时设立的,还有大汉的第九个部门,教育部。教育部的成立,为大汉的教育事业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年来,大汉的一切发展成果,都足以说的上翻天覆地,唯一美中不足的,恐怕也只有怀胎三年的唐姬了。

  从古至今,怀胎十月,是所有人共同熟知的常识。

  第一个十月来临时,汉城皇宫都险些被刘辩召来的医师挤爆。每天都有无数的医师在宫中待命,像华佗这般的医道高人,更是直接被刘辩安置在了后宫之中。

  就当所有人以为,刘辩的第一个孩子即将降临时,命运却跟所有人开起了玩笑。

  一天两天……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着,唐姬没有丝毫分娩的迹象。奇怪的形象,让所有人都有些慌神。

  在这样的氛围中,时间来到了十一月。

  经过华佗和刘辩的亲自检查,发现唐姬和腹中胎儿没有任何的不适,身体一切正常,胎儿的发育也非常好。

  反复的确认之后,众人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下。

  这一日。

  刘辩照常来到御书房批阅奏折,正当她有些进入工作状态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声呼唤。

  “皇上,娘娘…娘娘要生了!!!”秋画人还在门口,声音却传了进来。

  听到消息的一瞬间,刘辩的大脑出现了瞬间的空白。反应过来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了寝宫。

  “接生婆,医师都喊了吗?”刘辩来到寝宫,对着下人询问道。

  “回皇上,都已经在路上了。”

  “那就好,那就好。”刘辩松了口气,随后又紧张的说道:“想想,还有什么遗漏的,或者没有准备好的。”

  “喏!”

  宫女们应声后,开始清点准备的东西。

  片刻后,接生婆和华佗来到了寝宫内。接生的工作,正式开始。

  寝宫外,刘辩听着屋内唐姬一声声的呐喊,心中百感交集。他的身影,不断的在走廊是穿行着。

  “皇儿,怎么样了?”何太后从远处走来,看着门外的刘辩,开口问道。

  “接生有一会儿了,具体情况朕也不清楚。”刘辩闻言,简单的说了下情况,门外焦急等待的人,也从一位变成了两位。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天空中出现在了一道绚丽的彩霞。要知道,这可是大白天。晴空万里的突然出现这样的异象,刘辩下意识的以为有事发生,身影瞬间出现在了寝宫的天空之中。

  “赤龙!”

  一声大喝,大汉气运赤龙出现在他的身侧。刘辩疯狂运转帝经,以修为护住下方的寝宫。

  正当他有些不明所以时,彩霞渐渐变成了一只凰鸟,一副仰天嘶鸣的模样。就在这一瞬间,寝宫内传出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

  “生了!生了!”

  寝宫内,欢呼声响起。

  声音传到刘辩的耳中时,只见他瞬间一个闪身,出现在了寝宫内。

  看着接生婆手中的婴儿,他心中充满了激动。

  “恭喜皇上,是位公主,母女平安!”接生婆看到刘辩,立刻伸手将婴儿递给了他,口中恭喜声不断。

  说来也怪,或许是血脉相连的原因,方才还不断啼哭的婴儿,一到刘辩的怀中,立刻停止了哭泣,转眼间便露出了笑容。

  可爱的模样,让刘辩的父爱瞬间泛滥成河。

  “赏,大赏。”刘辩看着自己可爱的女儿,对着下人吩咐道:“在场的所有人,每人十颗极品灵石,从朕的私库中出。”

  “多谢皇上赏赐!”接生婆和一众宫女听到奖励如此丰厚,满脸激动。

  “秋画,带他们下去领赏。”刘辩挥手示意众人离去。

  “喏!”

  秋画答应了一声,带着寝宫中的众人,走向了宫外。

  等他们离去之后,刘辩抱着女儿,来到了唐姬的床边。看着虚弱的唐姬,他有些心疼的握住她的手说道。

  “爱妃,辛苦你了。”

  唐姬闻言,摇了摇头,眼神看向自己的女儿道:“臣妾无能,未能为皇上诞下一位皇子。”

  “哪里的话。”刘辩听她这么说,立刻出言阻止了她的胡思乱想,道:“女儿朕也喜欢,再说了,日子还长着呢。咱们之后再生,就是了。”

  短短的一句话,让唐姬的雪白的脸庞有了些许的红晕,她羞涩的说道:“一个都如此艰难,您还想着多生几个呢,谈何容易。”

  “那咱们就多努力好了。”刘辩满眼笑容的说道:“咱们都是修士,日子还长着呢,爱妃你不给朕生个十个八个的,朕可不会“放过”你。”

  “皇上~”唐姬哪里听的如此肉麻的话,立刻有些跟不上刘辩的车速。

  见她羞涩的模样,刘辩脸上的笑意越发的浓了。

  “来,看看咱们的女儿。”刘辩小心翼翼的将女儿放到了唐姬的身旁,道:“你看,咱们的女儿多可爱呀。你不知道,她刚出生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祥瑞彩霞,朕差点将祥瑞当做了敌人。”

  唐姬听到他的话,满脸惊讶的看着身旁的小家伙。刘辩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女儿。

  刚才还没注意,这个时候刘辩突然发现,自己刚出生的女儿竟然是睁着眼睛的。在她的眉心处,还有一处火红的胎记,显得极为不凡。

  “看来朕的宝贝女儿,不简单呐。”刘辩心中念头一闪而过,满眼竟是宠溺的神情。

  他还不知道,因为长公主的诞生,整个汉城已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百姓们纷纷走上大街小巷,载歌载舞。

  经营烟火生意的商贩,纷纷免费为百姓们提供烟花。明明是青天白日,随着各种烟花的释放,天空也变的五彩斑斓。

  汉城所有能排的上号的大臣们,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一切事务,纷纷赶往皇宫。

  郭嘉一边赶路,一边将这个好消息告知给了所有不在汉城的大汉文武。

  十万大山深处,孙策和吕布正率领着各自的军团浴血奋战。他们激战正酣时,突然收到了郭嘉的传讯。

  “全军集合!”

  吕布对着分散的饕餮军团将士一声大喝,所有将士接到命令后,立刻放弃各自的对手组成了军阵。

  看着满脸杀气的将士,吕布忍不住的哈哈大笑道:“将士们,刚接到来自汉城的消息,咱们大汉的长公主诞生了。这次的训练就到这里,全体都有,目标汉城,全速前进。”

  话音落下,他的身影也瞬间消失在了原地。

  饕餮军团的全体将士,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全都变的不知所措。眼看吕布已经消失不见,众人立刻全力向着汉城赶去。

  “为大汉贺,为皇上贺,为长公主贺!!!”

  一路上,将士们仰天长啸,以此来缓解自己的激动之情。

  与他们类似的,还有白虎军团。孙策也是第一时间下达了回归汉城的命令,随后抛下了军团,自己带着太史慈全速冲向汉城。

  除了他们以外,同样的情况,在大汉所有的军团中发生。四大军区的主帅们,同样在把消息公布给了全体将士后,飞速向着汉城赶去。

  青州,冀州,司州。

  三州的官员,世家,士族,豪商。几乎所有人都向着汉城聚集,都渴望着为刘辩这个大汉之主以及他刚出生的女儿,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

  寝宫外。

  郭嘉等人此时也陆续赶来了这里,看到何太后在门外守候,众人也只能纷纷止步,见礼。

  “见过太后!”

  “诸位大人不用多礼,皇儿还在里面,你们还需等候片刻。”何太后笑着说道。

  “应该的!”

  众人压制心中的激动,老老实实的站在外面等候着。

  寝宫内,刘辩听到外面的动静,有些不舍的看了眼已经熟睡的女儿,对着唐姬轻声道:“爱妃,朕去外面应付一下,你也休息一会吧。”

  唐姬闻言,懂事的点了点头,目送刘辩走出了寝宫。

  众人见刘辩出现,刚要行礼,被他阻止。

  随后,他对着众人说道:“都随朕到别处去,朕的女儿刚睡着。”

  说着,又看向一旁的何太后说道:“母亲,还劳您照看一下唐姬母女,朕稍后便回来。”

  “去吧,这里有哀家在。”何太后本就等候多时,听他这么说,立刻转身走进了寝宫。

  刘辩则带着一众大臣,来到了御花园内。

  “臣等恭喜皇上,喜得公主!!!”

  到了此处,大臣们立刻送上了祝福。

  “都免礼。”

  刘辩脸上充斥着笑容道:“朕的女儿诞生,当举国庆贺。传朕令,大汉除必要部门外,其余人一律休沐七日。哪怕是不可或缺的部门,也必须安排轮休。”

  “喏!”郭嘉诸葛亮等一众大臣,都是一脸笑容。

  礼部尚书荀彧,在众人应声后,开口询问道:“皇上,关于长公主的名字封号等一切事宜,是否立刻开始操办?”

  “开始吧。”刘辩点了点头,想到降生时出现的异象,道:“朕的女儿出生时,寝宫上方出现了彩霞化凰这等祥瑞之召。因此,朕决定以霓凰做为她的封号,对外可称霓凰公主。”

  “诸位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此乃天佑大汉,臣以为此封号甚好!”荀彧果断送上了一记彩虹屁。

  郭嘉贾诩诸葛亮等人,也紧随其后,纷纷称赞刘辩女儿为祥瑞降世,仙女临凡。总之,什么好听说什么。

  对于他们的夸赞,刘辩替自己女儿全盘接受,没有觉得丝毫的不妥。在他看来,自己的宝贝,值得一切的赞美。

  等到大臣们的夸奖告一段落,刘辩才继续说回正题,道:“荀彧,封号朕定了,名字交由你们礼部来完成,可有问题?”

  “没问题,臣稍后立刻组织礼部翻阅典籍族谱,定会为霓凰公主寻得美名。”荀彧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刘辩见他有如此的信心,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看向其他的大臣,道:“既然朕的女儿顺利诞生,出征异界之事,也当提上日程。趁现在,你们需做好准备。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等霓凰过了满月后,正式开始。”

  说到这,他看向荀彧道:“荀彧,这件事你就不用参与了。霓凰满月的庆典,朕也一并交由你礼部来操办。”

  “万席宴自从洛阳那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举办过。趁着这次的霓凰满月,朕打算在汉城举办万席宴,以此来弥补这个遗憾。”

  “臣,遵旨!”

  荀彧听到要举办万席宴,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洛阳万席宴的成功,有许多的因素掺杂在其中。汉城的规模比当初的洛阳大了几倍不止,哪怕是他,心中也没有多少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