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117章 三年后
  还是那个大娘,还是那帮乡亲。关羽和张飞两人在踏入这里时,表情可谓是无比的严肃。

  人们仿佛早就知道他们要来,一早就在村口等着他们俩。两人刚一进入村内,就被眼前的架势吓了一跳。

  他们还以为村民们是来找他们算账的,没想到,村民们只是沉默的接过了他们麾下士卒手中的遗物,眼中闪烁着泪花。

  “大娘,对不起……”张飞一个大老粗,看到这个场面,脸色也变的极其的不自然。想说的话到了嘴边,也只剩下了一句对不起。

  大娘听到他的话,努力的挤出了一个哭中带笑的表情道:“没事,大娘知道,这次是因为有敌人入侵战死的,不怪你们。他们保家卫国战死沙场,那是他们的宿命,而且,听说这次大汉死伤惨重,有那么多弟兄陪着他们,想来他们也不会孤单。”

  大娘这话说完,转身走入村内,村民们也纷纷拿着遗物跟随在她的身后。

  关羽和张飞俩人,想着,来都来了也就一同跟着去看看。不成想,这一去,看到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整个村庄里,只剩女人老人和孩子,青壮年一个都看不到。他们走到村子后的矮山时,放眼看去,满山的墓碑交错林立。

  手中有遗物的家属,一边落泪一边安慰着自家的小孩,一步步的走向已经挖好的土坑旁。随后,陆陆续续的开始了下葬事宜。

  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关羽和张飞的内心。要知道,这个村庄原本是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因为之前那次的阵亡,他们才被安置到了一起,不成想,这次一万人中,剩余的五千人,也全部阵亡。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苦,实在让他们难受的紧。两人默默的在后方为他们深深鞠了几躬,立刻起身带着麾下士卒离去。

  他们实在有些不敢多待,那可怕的压抑感,让身为元婴大圆满的他们,都有些喘不上气。

  回到自己的府中,关羽喊来了关兴,关银屏等子女,开口吩咐道:“你们记住,从今日起,每年需跟为父去青龙村祭奠亡魂。为父为青龙军团军团长,日后恐会出征在外。为父不在,你们就替为父去。切记,要对那里的烈士家属尊敬。他们有什么事情,能帮忙的尔等也不可推辞。只要不触犯大汉律法,任何事都必须应下,哪怕你们办不了,也必须应下后告知为父。”

  “儿知道了。”

  几人纷纷出言回应。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张飞的府邸。张苞也是一口应下了张飞的要求。

  当一切走上正轨后,大汉的发展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青州到冀州,基本是一天一个样。

  青州身为汉城所在,一直是大汉发展最为迅速的地方,任何政策都是第一时间下达执行。冀州自从有了诸葛亮坐镇,在科举结束之后,五十二座城池也有了相对应的城主。

  再加上有沈万三这个经商奇才,率领一众的大明商人日以继夜的努力,冀州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迅猛提升。仅仅一年的时间,从原本需要青州接济,到后来的自给自足,甚至在第二年,实现了税收的增长。

  就连诸葛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对沈万三佩服不已。还亲自在冀州的治所南京城内,接见了沈万三以及他的商队。

  至于贾诩,这个家伙忽悠完一帮武林高手后,就彻底的放飞了自我。美其名曰完成任务,实际上却是整日的居于幕后,逍遥自在。看書喇

  在他传达完刘辩的命令后,白自在等人立马开始筹办开门立派的事宜。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冀州附近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门派十二家之多。这还只是那群高手的动作快,在之后的一年里,整个青冀两州,所有的门派加起来,达到了恐怖的108门。

  当然,还是以武当山,雪山派以及天门,逍遥谷这四个门派为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门派,那是想方设法的收集门徒。为了能教导出更多的弟子,各门各派之间,还时不时的整出来切磋之举。

  有了门派这种新鲜事物的加入,大汉民间的尚武之风,开始越发的纯粹。以往资质不足以进入书院的他们,基本都选择了这些门派,来提升自己的修为。毕竟,没有人会在现在的大汉,嫌自己活的太长。

  其余几人,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荀彧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左慈于吉和紫虚三人,通过一年的时间,将炼器阵法和炼丹琢磨出了个大概。

  得到了消息的荀彧,不由分说的将他们拉进了早已准备好的汉城书院总部内。更是让司马徽等大儒亲自挑选出了资质上层的学生进入了他们的麾下。

  在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这将近一百个学生才终于出师,开始了他们各自的教学之路。

  至于左慈他们,在完成任务后,进宫面见了一次刘辩,得到许可后,彻底消失在了大汉众人的视线之中。想必,是被荀彧折磨的太过苦不堪言。

  随着炼器,炼丹以及阵法的兴起,大汉的发展彻底走上了快车道。就连在外布置万里江山大阵的程昱等人,都亲自回了一趟汉城,深入书院了解了三个大道的具体情况。

  原以为,走这一趟,有可能找到建造凌空的可能性,结果程昱发现,以大汉现有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甚至都不一定可以建造出一个部件。

  在经过一番了解后,他们失望的离开了汉城,再次踏上了布阵的道路。

  转眼,三年的光阴在忙碌中流逝。

  大同五年六月一日。

  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这一日,所有的文武全部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赶回了大汉。

  也是这一日,大汉即将开启阅兵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汉皇朝。

  天元殿内,由于冀州科举的原因,文臣的队伍显得越发的壮大,冀州整整五十二位城主,都获得了参加朝会的资格,同行的还有沈万三。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在文武的呼喊声中,出现在龙椅之上。看着下方人才济济的队伍,身为大汉之主的他,笑容满面。

  “众位爱卿,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就过去了三年。听说这三年,诸位都过得很充实,朕心甚慰。”刘辩起了个头,扫视了一圈后继续说道:“都说说看,考验进行的如何了,从孔明开始吧。”

  “喏!”诸葛亮应了一声,走出队列道:“回皇上,冀州这三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文化,实力还是同化率,都已基本达到了目标。现如今,除了高端战力相较于青州还有所差距外,一切都已经迎头赶上了。”

  “另外,经过三年的稳步发展,冀州人口从之前的一亿一千五百八十万增长到了将近两亿的人口数量,每年的人口增长率都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不错。”刘辩听完他的发言,满意的说道:“朕没有看错你,孔明,你的考验通过了,自今日起,你正式成为文府执事。户部尚书一职,就由庞统担任吧。”

  听到刘辩的赏赐,诸葛亮和庞统大喜过望。两人纷纷行礼道:“谢皇上圣恩,我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行了,别死啊死的,不吉利。”刘辩出言,打断了二人,随后道:“孔明,你虽晋升文府执事,可冀州那边,还得你去看着。十年之约还剩七年,期满再归来朝中。你看如何?”

  “臣,遵旨。”诸葛亮想都没想,一礼应下。

  “庞统。”

  “臣在!”

  庞统恭敬走到台前,拱手应道。

  “你在参谋部,实在有些大材小用,先前职位有限,只能先委屈你。自今日起,你就是大汉的户部尚书了,希望你能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大汉百姓谋福。”刘辩说道。

  “臣庞统,谢皇上圣恩。”庞统听后,立马连连拜谢,随后退回到了队伍之中。

  诸葛亮述职完毕后,荀彧走了出来,对着刘辩行礼道:“皇上,礼部负责的炼器,炼丹以及阵法三院,在今年初,正式开始了传课授业。首批老师也于去年中旬完成学业,目前以正式在青州各书院中授课。预计再有三年时间,就可以让所有的书院正式开课。”

  “恩,不错。”刘辩先是认可一声,随后继续说道:“书院这事,事关大汉的未来,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有爱卿负责,朕放心,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开院,还希望荀爱卿再接再厉。”

  “臣,遵旨!”荀彧闻声而退,贾诩顺势走出,拱手道:“皇上,门派之事,目前已然进入了稳定期。由于人手原因,这三年势头还略有不足,有了这批弟子的影响,最多三年,大汉的尚武之风就会突飞猛进。”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刘辩见他吞吞吐吐,一脸怪异的问道:“你贾诩是不是又给朕准备了“惊喜”?”

  贾诩一听这话,脸色也有些不自然的说道:“回皇上,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臣为了挑起他们的积极性,许诺他们谁传授的弟子多,皇上您就奖励谁修仙功法。这三年过去,臣想着,时不时实现一下……”

  “好你个贾诩,你怎么知道朕一定有修仙功法呢?”听他这么说,刘辩直接将了他一军。

  贾诩听闻,也是一脸的尴尬道:“如此,臣再去稳一稳他们就是,实在不行,臣得自文道的功法交于他们便是,绝不会让他们认为皇上有失信之嫌。”

  “你少给朕来这套。”刘辩一副不信的模样,盯着他道:“你文和什么心思,朕会不知道?也罢,既然说出来了,那就让他们来吧。不过,仅此一次,日后再有这种事,你贾文和自己去收拾烂摊子吧。”

  “臣保证不会再有下次。”贾诩一听有戏,立马露出了笑容快速应了一声。

  见他这般模样,刘辩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说道:“原本朕决定你可以进武府的,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呆满十年,一天都不能少,要是再出事端,你就滚回去种地。”

  “喏!”贾诩闻言,回应一声,立马退回到队列之中。

  郭嘉等人见他如此,也是一脸的笑意。接下来,程昱汇报了一下万里江山大阵的布置情况,由于实力有限,想要阵法彻底完成,最少还需要十五年。不过,好在大汉有时间,念在工部辛苦,刘辩特意给他和工部半年的休整期。

  再之后,就是郭嘉的兵部,因为慰问的事宜,他的工作起初开展的并不顺利,好在他另辟蹊径,进度也还算乐观,不过时间恐怕还需要不少。

  对此,刘辩也表示了理解,没有过多的苛责。至于满宠,如果不是碍于朝会,他都不想问。这家伙自从开始编辑律法后,几乎天天来皇宫找刘辩。要不就是觉得律法太过严苛,要不就是担心不太适合大汉现有的国情。

  总之,他永远都有新的问题,摆在刘辩的面前,就好像这本律法是刘辩自己亲手编辑的一般。

  最后剩了个财政部,那更没什么好汇报的了。每日朝会,糜竺基本都要汇报一次进度,每个月都会以奏折的形式做出书面汇报。还有季度,半年,一年为周期的报告,刘辩都能背下来了。

  就这样,文臣的这次汇报,还是耗费了一个时辰。就在众人以为到武将时,刘辩出言道:“沈万三何在?”

  站在文臣队伍末尾的沈万三,听到当今圣上点自己的名,立马快步走到台前,恭敬道:“草民沈万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刘辩挥手示意他起身,开口道:“你的事迹,朕听孔明提起过,这次之所以让他带上你,也是想着不让你的才华埋没于民间。听说你之前拒绝了糜竺的邀请,现在呢?还准备拒绝朕的邀请吗?”

  沈万三一听,顿时感到一阵头大,立马说道:“草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