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83章 群臣议政
  被贾诩打通任督二脉的糜竺,越讲越激动。众人也被他这种另类的角度,所震撼。

  “各位应当知道,大汉无论哪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加持。如今,有如此良机,还请各位同仁一定好好考虑吧。一旦确定了新的规划方案,再改变就有些晚了。”

  糜竺说完这些,恭敬一礼,随后也退到了人群。

  最先开口的荀彧,此刻已经有些说不出话了。从程昱发声开始,他猛然发现自己的方案,竟然只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骄傲如他荀彧,哪里接受的了。

  沉默许久,他一直在思考更完整的方案。不成想,贾诩这家伙三言两语将他所有的想法撕的粉碎。再加上,糜竺那恰到好处的补刀,荀彧彻底放下了自己那仅有又可怜的骄傲。

  而对于刘辩来说,你来我往之间,他看到的是大汉群臣思想的解放。在他看来,这远比事件本身来的要重要的多的多。

  古人在某些事上的思维禁锢,深到哪怕是如今的刘辩,都有些无能为力。以至于,刘辩只能通过无数次的暗示,来潜移默化他们。

  到这里,对于方案,刘辩已经非常满意了。担心又被人打断发言,他直接开口道。

  “荀彧,糜竺,程昱和贾诩。四位爱卿之才能,本王无比满意。确实如文和和糜竺之言,如今的大汉内忧已除,发展才应该是大汉未来的主题。征战诸天万界,一个稳定的后方,才是本王真正想看到的。”

  “王上,可否容臣说上几句?”

  夸张才说上几句,郭奉孝的出声打断了刘辩的发言。看到是他,刘辩有些无奈的说道。

  “奉孝,你可真会挑时候,有什么想法直接说。”

  郭嘉听后,面上笑容绽放。聪明如他,又怎会听不出刘辩的意思,抱歉的对着刘辩行了一礼,郭嘉也到台前,开口道。

  “王上,臣有一问,还请王上解惑!”

  “哦?是何疑问,但说无妨。”

  郭嘉突然的请求,成功勾起了刘辩的兴趣。得到了答复,郭嘉也是直言不讳的说道。

  “王上,大汉一统世界,除大汉百外,其余土著蛮夷和国度之中的人,如何安置?”

  这还真把刘辩给问住了,这个问题他从归来后,就一直在思索。现在听见郭嘉的提问,刘辩想了想,开口道。

  “奉孝,这个问题,本王思考了许久许久。首先,只剩女子的族群,由军中将士自由选择,经女子同意者,可结连理。其次,一开始选择臣服的国度,为大汉奴役三年,期满后,表现良好者,可入大汉为民。”

  “至于那些与大汉生死大战者,既然战败,那就是他们的命。这类人,受奴役十年,期满同样按表现选择让他们成为大汉子民。至于那些未开化的土著,直接收纳,派人为他们开智慧,让其成为大汉之民。如此,奉孝以为可否?”

  刘辩说完,等待着郭嘉的回复。在听完答案后,郭嘉松了一口气。

  “王上,此举,臣深表赞同。如此,臣对此不再有疑问,臣来说说这规划之事。”

  “地域规划,文和的方案郭某是无比赞同的。我补充一下,糜竺的经济发展也可行,但,商人逐利的本性,你糜竺去考虑如何遏制。不要告诉我,仅仅靠一个大汉钱庄,你就可以完成自己心中的蓝图,在郭某看来,无疑痴人说梦。”

  “另外,人口问题,大汉一共不到两千万的人口,这么大的陆地面积,明显就掌握不了。哪怕加上整个大陆的人口,也根本掌控不了整片大陆,那为什么非要将所有的大陆面积纳入划分范围呢?”

  “哪怕不保持原状,也可以先发展几个州。将所有人口集中,让有限的人口先发展起来,再向着整片大陆扩散,岂不更好?至于迁都,可以啊。迁到青州,那就将所有的大汉百姓全部集中在青州。我想,青州是完全足够生存的吧?”

  “如果觉得其他州荒废可惜,那不是还有其他的人口吗?将他们安排脉司州兖州,不就可以了。工部未来需要建设的工程有多少,仲德心中有数,这些奴隶到位后,大汉十三州哪里会少了他们的身影?那又何来的荒废?”

  “所以,以郭某看,目前的大汉,只要将注意力放在青州这一个州就可以了。也别小家子气,直接冀,青,徐,豫,徐五州并为一州,依靠水脉重新建城。原本的青州州域,直接建成一座帝都。如此,还有何人敢说我大汉王朝帝都当不得这大陆之最!”

  太疯狂了,郭嘉这话一出,最先提出迁都的程昱都愣住了,糜竺更是眼睛瞪的老大。

  没发言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有些被郭嘉的气魄所震撼,如此天马行空的规划,让包括刘辩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众人全部因为这个提议眉头紧锁,诸葛亮更是直接站出来制止。

  “王上,不可,此举太过劳民伤财,一州建为一城,就不说难度,仅仅是其所消耗的财力物力人力,根本难以想象。”

  他这边话刚说完,郭嘉再次开口道。

  “孔明既然如此说,我倒是想问问糜竺,如果一边发展,一边建设,财政可有压力?”

  听到询问,糜竺有心想拒绝,但想到自己刚刚的发现,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没有压力,财政司可以负担。”

  这话说的,糜竺第一次感觉到如此大的压力。看到他回答,郭嘉又提问诸葛亮道。

  “所谓物力,经济跟上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也不会是问题,孔明兄以为然否?”

  糜竺都说没问题了,诸葛亮也只能点头表示赞同,郭嘉也继续的发问道。

  “那就说人力,整个大陆,除了大汉百姓外。尚存多少奴隶,孔明兄也出征了,当心中有数。以他们为人力,郭某想问,劳民伤财一说,从何而来?”

  三问之下,诸葛亮哑口无言。其余人看诸葛亮都被怼的无话可说,也就熄了阻止的想法。

  从郭嘉站出来,刘辩就面带微笑的看着戏。以他对郭嘉的了解,郭嘉能站出来,大概率就是心中已有对策。

  见没有人再出声,仔细考虑过后,刘辩决定终结这个话题了。

  想到就做,刘辩缓步走到郭嘉身旁,语气有些怪罪道。

  “奉孝,下次别玩这些把戏了。还非得让别人给你搭台,你才上台唱戏,过了。”

  郭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怪笑,朝着刘辩拱手道。

  “还是王上懂臣,哈哈哈,臣下回定会注意。”

  看他那流里流气的模样,刘辩也有些无奈,摆手示意他退下,随后道。

  “奉孝所言,合情合理。以青州为城也没什么,现如今的大汉,完全有这个资格。对于集中人口发展一州的打算,你们做为我大汉的重臣,如果连这都想不通,本王劝你趁早告老还乡吧。”

  “这件事就按奉孝的意思来办,各部门配合。大的战略也不可丢,荀彧程昱和贾诩,你们三人既然提出了设想,那再辛苦一下,以贾文和之策为主,顶下大汉日后的方针。当然了,这件事可以慢慢来,不用太过于着急。”

  有刘辩开口一锤定音,其余人自然没有再出现反对的声音。

  敲定了这个议题后,刘辩又把六部的具体任务细节列出来跟群臣商议。这次的重点全在工部户部和财政部。

  从大汉未来的工程基础建设,到具体的修路架桥改善民生,刘辩给出了许多的建议。

  对于户部,刘辩也准备开始制作属于大汉百姓的身份证明。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财政部的大汉钱庄,趁着众人讨论的火热,刘辩又把用纸质货币替换金银的想法搬上来舞台。

  一番详细的讲解说明后,糜竺眼中精光大盛。由于回收的金银铜铁涉及到了身份证明的事,诸葛亮也对此事格外上心。

  就这样,众人从六部聊到了地方的具体建设,又从人员安置聊到了中央行政的各种部门权利细分。

  原本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朝会,刘辩愣是带着群臣在议政殿开了半个多月。期间,唐姬以为出了什么事,几次造访都被拦回,在后宫郁闷不已。

  议政殿内,此时的众人,在刘辩的带头之下,正毫无形象的端坐于地面之上。众人三三两两的讨论着某些议题,时不时的还传出一阵争辩之声。

  伸了个懒腰,刘辩扫视了一番议政殿内的情况,看大家该聊的都差不多了,就剩点细枝末节的,他有了退朝的打算。

  刘辩缓缓起身,他的动作瞬间吸引了殿内所有人的目光。见刘辩都站起来了,他们立刻起身站好。

  等群臣全部到位后,刘辩满脸满意的看着他们道。

  “这次朝会,本王很满意,收获也很多。希望,尔等没有浪费自己这半个多月的时间。下去后,所有人立刻朝会内容公示天下,让大汉的子民们做好准备,随时迁徙。军方负责对整片大陆人员的汇总,记住,尽量做到一人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