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61章 万席宴会
  一句老朋友,让那些家主们心花怒放。

  也就是从这一天之后,世界士族的子弟们,全部成了乖宝宝。但凡有一个敢豪横的,都不需要别人,他们自己的长辈就把他们收拾了。

  刘辩简单的鼓舞了一下他们,就不再关注了。

  视线转到六部这边,看着日益壮大的六部队伍,刘辩开口道。

  “这次的朝会,咱们就当作一场年度总结会,现在六部开始汇报各自这一年来的情况,由户部先开始。”

  众人见刘辩发话,立刻响应号召,诸葛亮率先走了出来,站到了队伍的正中央。

  “王上,各位同僚。今日由亮来替户部做总结报告。过去的一年户部总计做了三次人口普查,截止到最近一次普查,我大汉总人口已发到了18159873人。出生人口多达六百三十二万五千一百三十二人。”

  “另外,根据王上布置的任务,户部今年为所有大汉百姓完成了户籍的办理,土地的发放。出生人口的土地,也在第一时间发放到了各家各户。”

  “今年,户部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了不断的分部建设,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今年的十一月底,户部正式将分部开遍了所有大汉十三州的镇级城池。以求在日后,可以更加高效的服务大汉的百姓。”

  说罢,诸葛亮对着刘辩和众人微微行礼,随后走进了队列。

  紧随其后的,是吏部尚书司马懿。

  司马懿也是有样学样,一番操作后开始了自己的叙述。

  “王上,诸位。看看各自身旁的同僚,是否发展了许多新的面孔?这,就是吏部今年的工作。根据王上的吩咐,吏部今年重点是对官员的筛选以及监察。仅一年的丝时间,吏部为大汉各州累计提供了一千三百五十一人。”

  “另外,吏部下属监察司,今年同样将分部铺设到了镇级行政单位。通过一年的摸排走访,一共清理了贪官污吏,作奸犯科的官员182名。”

  “当然,刚过去的科举考试,吏部也是不打折扣的完成了王上的期待。为大汉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未来,可以看到喜人的盛况。”

  排在司马懿后面的,是礼部的荀彧,对于这种总结式的朝会,荀彧也是很赞同的。当然了,对于自己部门的贡献,他是寸步不让。

  “今年的礼部,应王上要求,主抓全民教育的问题,各地书院和医学院,都纷纷投入了使用,为大汉的文化建设做出了有利的贡献。同时,也为之后的科举创造了条件。”

  “在此基础上,礼部于年中组织了泰山封禅大典,联合工部为大汉再添一大奇迹,泰山祭坛。”

  礼部后,就轮到了刑部,贾诩也是把审判司的工作做了详细的汇报。之后又由袁绍介绍了锦衣卫一年来的具体工作。

  今年的刑部也是有一番作为的,别的不说,就仅仅是刘辩和贾诩他们商量指定的新的量刑标准,就是刑部一年来最大的功绩。

  随后便轮到了兵部,由于不让对外征战,今年的兵部,只能说是过的去。

  首当其冲的是,对于各地土匪山贼等长年积累的大汉内部祸患,兵部做了一次彻底的清理整治。

  如今的大汉,不要说土匪了。除了军队,整个大汉就没有什么十人以上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在一家镖局被当作土匪,让典韦给剿了后,大汉再也没有了刀兵之乱。

  除了这些,兵部今年还对整个军队进行了梳理。由于人口的限制,大汉的总兵力被牢牢压制在了一百零五人。

  各大军区和军团,为了增加战斗力,大幅度的调整了一下参军年纪。随着屯田制的发展,大汉年纪超过了四十的士卒,都被劝退。

  为此,还发生了老兵组织上访事件。最终,在刘辩的亲自调解劝说下,这些劳苦功高的老卒才最终接受了改编。

  锦衣卫也因此,获得了这大波的人才补充,大大的充实了自身的执法队伍。

  要说贡献最大的,那肯定是工部。

  年初的泰山祭坛工程,地龙翻身时的重建工程。随后的全国书院建设,各州主干道建设,包括各部门的分部建设,到之后,还有四大军区各部的军营建设。

  这一年,工部尚书程昱就没有一次性在洛阳呆满过半月的,基本上都是在各州监工工程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墨家和公输家在各自巨子和家主的决定下。最终,入了工部,成为了工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最后,是由财政司司长糜竺做的汇报。原本属于户部的财政司,由于事情过于繁重,加上大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扩大。

  在半年会议上,刘辩下令将财政司独立出来,直接纳入了文府管辖范围,不再属于六部。当然了,地位和官职依旧没变,还是之前在户部的等级。

  前面有那么多的榜样,糜竺也没有太多的忐忑,快速的讲述着财政司一年来的工作。

  从最开始的入不敷出,到后面的盆满钵满。从粮食市场,到后来的一系列附属行业的兴起,再到最终不断的壮大。这些都成为了财政司收入的源头。

  特别是在开设大汉钱庄后,财政司的收益可谓是突飞猛进。仅仅是年底三个月,就可以抵得上过去一年的经济体量。

  当然,财政司今年的支出也是非常惊人的。年初的将士补助,年中的泰山封禅大典,随后的地龙翻身事件,再到后来各个部门之间的吃穿用度。包括工部所有的工程项目和人工费用,都是财政司在支付。

  这也是为什么各部对糜竺越来越尊重,如此大的开销,就算是他们,最多也就是搭理的不乱。要是跟糜竺这样,井井有条的同时,还不断的获利,增加国库收入,他们自认为做不到。

  一场汇报,整整耗时四个时辰。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刘辩发现每一次开会,他们都最少开一天。也得亏了大家都是修行者,不然光是饿肚子都扛不住。

  等糜竺阐述完毕,刘辩从龙椅之上站起,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下方众人,开口道。

  “诸位,大汉一年的发展你们也听到了,如此成绩岂有不庆贺之理?今日时间为不早了,朝会的内容就到这了。朝会散去后,通知各州郡,告诉大汉的百姓,本王在洛阳设置了万席宴,就摆在洛阳城中,与民同乐。”

  “岁旦之日,阅兵比武依计划准时进行。不仅仅有寿宴,还可以欣赏我大汉的军人风采。如果有愿意来的,可在岁旦之前到达洛阳,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宴会。”

  说罢,看着荀彧说道。

  “荀彧,这件事,就交给礼部了,没问题吧?”

  荀彧闻言,立刻开口道。

  “些许小事,礼部必定在岁旦之前完成,还请王上放心。”

  一听王上要办宴会,家主们也来了兴致。随即有家主,对着刘辩询问道。

  “王上,我荀氏愿提供宴会的一切开销,以报王上指点之情。”

  他一开口,其余人也不甘示弱的说道。

  “吃独食可不好,王上,我等一同负责万席宴的开销,不知可否?”

  看到他们如此主动,刘辩也知道他们想买个心安。看在他们一年来表现还不错的份上,刘辩便同意了这个请求。

  看事情处理完了后,刘辩也下令退朝。在离开之时,他突然转头,对着武将们说道。

  “本王忘记告诉你们了,这次比武第一名的军团,本王是有奖励的。而且啊,还是那种你们最想要的奖励。诸位啊,努力吧,这奖励,你们要是没得到,可不能说本王不公啊,只奖励头名!”

  说完,刘辩带着上扬的嘴角,留下了一群被他刺激到的将军,扬长而去。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原本就已经剑拔弩张的将军们,再听说有刘辩亲自发的神秘奖励,各个嗷嗷直叫。

  这直接导致了,未来大半个月的洛阳城外,响起了永不停歇的军训声。

  朝会过后,刘辩的命令也传了出去,明明是夜间,整个洛阳却因为刘辩的万席宴陷入了沸腾。

  百姓们听到自己王上要再岁旦与民同乐,各个兴奋的走上街头,肆意的庆祝着。

  大汉十三州各地,也在随后的时间收到了这条消息。

  之后,整个大汉出现了空前绝后的人潮流动。从各地赶赴洛阳的人群,一度让刚修建不久的各州主干道陷入了拥堵。

  最后,还是靠着锦衣卫的协调,才让秩序得以恢复,就这样,人潮也越来越多。

  收到消息的各州州牧,各个紧张无比,生怕自己的州郡在这个时候出现问题。

  为此,他们还专门赶回了各州,亲自盯着这件事。

  终于,在年关的五天前,人潮来到了洛阳。由于提前知道了人数的巨大,工部礼部又一次联合,在洛阳城外快速的建设起临时住所,以此来安置即将到来的人潮。

  洛阳城门,更为热闹,许多街道都已经开始铺设桌椅,为宴会做准备。

  整个洛阳的酒店厨子都被招募,为宴会提供食材。

  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表演人,也纷纷自荐,为这次宴会增光添彩。各种各样的活动,集会也开始由城内蔓延到了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