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汉临诸天>第59章 修养生息
  说完财政,刘辩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武将身上。

  “今年情况特殊,之前说的出征事宜暂且压后。你们所有的武将,包括四大军区主帅,今年内以练兵为主。岁旦之时,洛阳正门下,组织阅兵比武,本王亲自检阅。”看書溂

  “丑话本王先说好,但时候,谁的麾下达不到要求,军团编制取消,主帅下放到四大军区做先锋将军。”

  众武将一听这话,面色越发的严肃。能不能出征还是次要的,如果因为自己训练没达到,遣散了自己麾下兵马。对他们这些将军而言,此战死沙场还让人难以接受。

  “王上,实战才能出真理,要不然,让他们边打边练兵,可否?”

  做为军部唯一的军师,戏志才站出来询问刘辩。

  随后,众武将纷纷附和,希望能仗打,那样训练的效果会好上许多。

  刘辩抬眼扫视着他们,语气略带不满的说道。

  “怎么?大汉境内山贼土匪你们都灭完了?没有仗打,自己去找那些人练兵。至于四大军区,你们能保证今年内,匈奴不会再次进犯?南方的蛮子,你们搞定了?”

  说着,刘辩缓一口气,继续说道。

  “只要有想法,还愁没地方练兵?这个事本王就说这么多,总之一句话,今年各地军团不对外征战。怎么练兵,自己想办法,本王只看最终的结果。”

  说罢,刘辩直接跳过这个话题,不在多言,转而看向了诸葛亮和华佗。

  “孔明,人口普查,今年最少两次,这个你也有经验了,本王不多强调。华佗,医者的组织本王就交给你了,你组织他们研究一下教授什么科目。一旦书院落成,本王希望你们可以第一时间上任。具体职位划分,这个到时候再说。”

  诸葛亮和华佗双双出列,拱手接下任务。

  在回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什么遗漏,刘辩开口道。

  “今日朝会时间为不短,该说的本王也说的很清楚了。其他的事,就靠各位的能力了,有困难及时提出来。本王可不希望到时候有人再跟本王说,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指标没完成。到时候,可别怪本王不给尔等机会。”

  “你们还有何事?现在提出来,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等了片刻,没有人再提出问题,刘辩直接宣布退朝,众人秩序的退出了议政殿。

  武将们各自返回军中,文臣相邀商议如何完成刘辩布置的任务。为此,十三州的州牧也留了下来,参与讨论。

  刘辩这边,退朝后径直走向后宫。该说的都说完了,他也不再过多干预。

  寝宫内,唐姬见刘辩回来,立刻吩咐宫女去准备御膳。两人边吃边亲近,氛围也显得格外的温馨。

  月升日落,时间转眼就到了半年。

  军部因为不能对外征战,整整本年的时间,所有的将领之间,疯狂的争夺各地的土匪山贼。

  就因为练兵的事,众人不知道吵了多少次。什么你越线啊,什么你抢我的目标。为了这个,好几次闹到了刘辩这里。

  因为这事,刘辩发了几次火,最后强行规定各军区之间不得越境剿匪,才让事情告一段落。

  由于武道的觉醒,各州陆续出现了许多的先天武者,大汉的所有士卒,因为长期的操练,基本都成为了后天巅峰的存在。稍微有点天赋的,基本都是先天境的存在,让大汉整体的军事实力大增了一节。

  礼部这边,书院在各州州牧的大力配合下,基本完成了刘辩年初定的指标。目前正在研究如何招募足够的教书先生,医学院倒还好,现成的医者队伍在那里,随时可以上岗。

  这文化课就有些伤脑筋了,最后没办法,在刘辩的建议下,各世界把品行端正有读过私塾的人,纷纷招募进教书先生的队伍。

  各地的私塾,原有的教书先生,一律被强制安排到了各地的书院担任教书的职责。

  就这样,书院才勉强开业。

  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紧缺的问题。在东汉末年这个年代,让平民百姓去读书识字,那简直是要他们的命。

  对于他们来说,有那功夫还不如好好的耕种一下自己分到的土地。

  为此,刘辩亲自出圣旨,要求所有的百姓七日必须上一次书院,这才缓解了没有学生的尴尬。

  至于幼儿,那更不必说,刘辩直接下令,凡有幼儿不送去书院的,一律没收土地。

  不得不说,这一招直接拿住了百姓们的命脉。好不容易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真要是收回去,恐怕没几个愿意活下去了。

  因此,所有的大汉百姓,都对这件事格外的上心,生怕自己出了纰漏,导致失去自家的土地。

  再说刑部,锦衣卫仅仅三个月就在各镇级单位建立了分部。为了筛选合适的锦衣卫,袁绍也是操碎了心,生怕出问题,刘辩的警告他可是记忆犹新的。

  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的成立,让大汉的犯罪率下降了一大半。就连大汉的气运赤龙,都因此纯净了不少。

  再说益州,六次的丰收。直接让大汉告别粮食不足的情况。在朝会结束的第二个月,各州纷纷到益州索要稻种。

  等到第四个月,大汉十三州,但凡有种植条件的,基本上都能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第五个月,刘辩在朝会中下令,要求把所有的谷种分给百姓。各州的官方储备粮,直接由各州的军队来种植,也就是所谓的屯田制。

  等到第六个月时,大汉的百姓,再也不需要官方的救济粮了。各州的百姓,脸色都是满足的表情,以往饿死人的场景,再难看到。

  百姓们无不对刘辩感恩戴德,甚至还有各州百姓自发的组织写万民书,来传送刘辩的功德。

  再看财政司,糜竺不愧是商人世家出身的,在他和财政司众人的努力下,大汉的财政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由于刘辩朝会说的话,各世界士族也是前后的走上了经商的道路。有了他们的加入,大汉的市场经济越发的繁荣,大汉的财政收入,也是不断的向好的方向改变着。

  因为刘辩的官方钱庄成立,各州的百姓经商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各家各户的粮食丰收,连带着酿酒业,粗细面粉业也越来越好。

  整体生活水平的上升,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酒楼饭馆,服装行业,都是受益匪浅。

  户部一季度的人口普查显示,仅仅是半年的人口出生率,就达到了总人口的人五分之一,将近三百万。大汉的人口,从黄巾之乱以来,第一次出现了正向增长。

  对策,刘辩也是出台一系列的优待政策,大肆鼓励所有百姓多生。

  这一日,正常的朝会中,刘辩根据大汉发展的需要,有提出了科举制度,时间定在了十一月。

  消息传出,许多的寒门士族,包括世家士族的子弟,各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大展拳脚,一鸣惊人。

  当然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经常出现在朝会之上。

  那就是选妃。

  刘辩,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五岁,后宫那个十四岁的王后,他都有些下不去手。一听大臣们还要给自己选妃,刘辩顿时感觉一阵头疼。

  多次的推脱,结果到后面,每次朝会都有人提起,这些官员们恨不得长跪不起,以此来逼迫刘辩松口。

  这不,今日朝会的最后,这一幕又开始发生了。

  这次,带头的换成了程昱,这六部尚书一天换一个人提这事儿,刘辩也没办法。

  议政殿内,程昱直接跪倒在地,开口道。

  “王上,您是大汉之主,后宫才仅仅一人,实在说不过去。臣斗胆,请王上下旨选妃,以此来充斥后宫!”

  他一开口,荀彧,诸葛亮等人,也是立刻附和,毫不含糊,动作熟练的让人心疼。

  刘辩揉了揉眉头,看着他们的表演,一阵无奈。终于,刘辩下定了决心。他决定,今日把这股风气给限制住。

  “仲德,你这是觉得朕才能不够,不足以执掌大汉,准备选太子了?”

  这话,刘辩说的异常严肃,没办法,他装也得装的像一点。

  程昱听到刘辩这么说,顿时有些没反应过来,心里想法,“不对啊,之前他们说的时候,王上不是这个反应啊。”

  想到自己可能触了霉头,程昱也有些慌了,立刻解释道。

  “王上,臣绝无此意。臣见王上日夜为国事操劳,后宫又只有王后在服侍王上,才想着替王上多找几个贤良淑德的女子,为王上解乏。”

  说着,程昱还不停的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刘辩可不吃这一套,他也是打定主意,今天说什么也要把这股风气给按下去。

  “哦?爱卿如此为本王着想,本王是不是还得好好谢谢爱卿?这样吧,今日本王得空,你程仲德就随本王去后宫尝尝唐后的手艺吧。正好,也把这事跟王后聊聊如何。”

  程昱一听这话,哪敢答应,这个时候去见唐后,他怕自己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