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玄幻奇幻>希望行纪>第八十二章 非正常状态
  和琼的长谈结束后,亚瑟回到自己家。

  凌晨两点。

  亚瑟坐在电脑前,快速浏览着各种信息。

  昌格纳的音乐会引起了人们对某建筑公司豆腐渣工程的关注。

  音乐家昌格纳弹奏钢琴之时,会场穹顶部分坍塌,造成三人重伤,十几人轻伤。

  所幸,昌格纳本人没有遭受伤害,这让全世界热爱音乐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

  几位当时在场的观众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他们表现得惊魂未定,义愤填膺,强烈谴责黑心建筑公司不负责任的行为,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

  这些人的表情极为气愤,言谈举止充满活力,看样子对音乐会中发生的一切没有留下任何记忆。

  他们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也不记得被做了什么。

  不过,这并不代表一切都可以揭过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果老天爷不惩罚恶人,那么自然有人代天行刑。

  琼帮亚瑟完成了善后工作,并给了他处理掉昌格纳的许可。

  事情涉及到注定名流青史的伟大音乐家,还有未解明的超自然力量,真相无法对公众公布。

  昌格纳将会“意外身亡”。

  许多人将为他哀悼,历史会记住他的才华与乐章,客观来说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至于他本人是不是这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亚瑟在网上找到了《爱丽丝的月光》的各种版本。

  第二次听,完全是一样的曲子,但又完全不一样。

  旋律相同,填充物则大相径庭。

  昌格纳的演奏本身寄宿着无限的激情与魔性,透过他的乐章。

  亚瑟看到了一个跪服在地的虔诚灵魂,一个在绝望的黑暗深渊中刻画太阳的偏执亡魂。

  张牙舞爪,胡言乱语,痛哭流涕,而信念不熄。

  信念,或者说过于坚固的执念。

  正是这样的执念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因为它所带来的只有灾难与毁灭。

  昌格纳是毫无疑问的天才。

  无论什么样的机械,都无法再现出那种临场感。

  第一次听的时候,亚瑟无可抑制的对演奏者产生了杀意。

  第二次听到正常的版本,他又莫名感觉到一丝丝遗憾。

  大概,昌格纳的音乐不是人应该听的。

  无法承受的重量与痛楚。

  那撕心裂肺却又异常柔和的琴声模糊了情爱与憎恨的界限,使得疯狂幻想与现实交融一体。

  他是个必须去死的社会毒瘤,也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异才,这两者并不矛盾。

  洗了把脸,亚瑟看向窗外。

  阳光普照。

  说起来,人们已经多久没有见过月亮了呢?

  永昼降临,或许终有一天,月光会成为只存在于诗歌和幻想中的东西。

  该走了。

  亚瑟要前往昌格纳的住所。

  找到他。

  杀掉他。

  。。。。。。

  昌格纳就住在邻近的一座城市。

  他出生于克图格亚联邦。

  早年,昌格纳周游各国,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孕育出的灿烂音乐。

  在有了女儿之后,昌格纳与他的妻子回国定居。

  翌年,妻子因因为家族遗传病去世。

  此后,昌格纳一边照顾他的女儿,一边继续献身于音乐事业。

  永昼异变之后,他的女儿爱丽丝也意外身亡。

  失去家人的昌格纳变得更加孤僻,没日没夜地埋头进行音乐创作。

  眼前,绵长的盘山公路蜿蜒向前,以巨大的周辐与稳定的旋律攀援向云端。

  清一色的柏油道路,清一色的护栏。

  站在边缘向下望可以看到大半个城市的远景。

  偶尔能听到清脆的鸟叫声。

  名为泊泊尔鸟的珍惜鸟类生活在这一代的山林中。

  在昌格纳买下这片山头之前,经常会有观光客来游玩。

  这里视野开阔,自然风貌保存度较高,如果能解决生活上的不便,那的确是一个宜居之地。

  昌格纳的家在山顶上。

  嗯,这很符合艺术家的人设,也能变相的看出他的富有程度。

  亚瑟漫步在公路上,脑海中不断对昌格纳的人格模型进行修改。

  可以想见,家人的死对昌格纳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原本就温吞内敛的他越加阴郁。

  昌格纳彻底投身入音乐之中,借此逃避残酷的现实。

  假设,这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兴教团。

  团体对他的才能表示认可,并提出了为其复活家人等等条件,邀请他加入其中……那他的异常行为就说得通了。

  当然,这只是亚瑟的猜想,这一猜想建立在昌格纳在永昼之前还是个正常人的前提之上。

  只有当他本身是个好人的情况下,才可以把错归咎于捕风捉影的某某教团。

  亚瑟并不觉得自己的猜想会是真相。

  教团的劝诱的确合乎情理,但并不合乎昌格纳本身。

  他还记得关于《爱丽丝的月光》的介绍。

  ——昌格纳本人希望,能将这首乐曲用在女儿的葬礼上。

  他的女儿的确死了。

  他的愿望已然实现。

  亚瑟想到了曾经处理过的一起离奇案件:

  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父亲死了。

  母亲带着儿子参加葬礼。

  葬礼上,父亲生前的朋友们也到场了,其中有一位朋友A。

  A与父亲是很要好的朋友。

  葬礼当天,大雨倾盆,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站在雨里,在人群中看到了A。

  她对A一见钟情。

  此后,这个女人尝试了各种方式与A接触,并与他建立了暧昧的关系。

  面对热情的她,A并没有太多抗拒。

  一切水到渠成。

  最后,母亲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事情暴露,母亲被逮捕。

  人们对此唏嘘不已,并猜测女人想与A再婚,想要排除掉儿子这个碍事的累赘,所以把他杀掉了。

  真过分。

  太坏了。

  人们对这个坏女人的行为表示谴责。

  真相却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当被问到为什么杀害自己亲生儿子的时候,女人的脸上露出了怀春少女般羞涩而腼腆的笑容。

  她说:

  因为儿子死后,还会举办葬礼。

  举办了葬礼,A也会参加。

  她当时特别想见A,所以把儿子杀掉了。

  亚瑟对这一案件的记忆无比鲜明。

  他当时翻看了采访录像,在听到女人的这一句话时,浑身冒起了一阵鸡皮疙瘩。

  那是满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的声音。

  同样是杀死儿子,这个女人与银发的帝国公主完全就是两回事。

  对于沦为复仇机器的伊莉莎白而言,她所犯下的恶行是为了夺取布隆提娅家族的权力,这是复仇必要的一环。

  但是这个女人,单纯的为了见A杀死了儿子,导致自己入狱。

  从客观上来讲,她的行为是非常不理智的,对她自身而言也是弊大于利。

  这不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而是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她做出的非正常行为。

  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杀人犯都是冲动杀人,但要说他们是处在“冲动”状态也不尽然。

  他在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也许非常冷静,因为他已经处在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对于人类来说,“恋爱”就是一种蕴含着致命激情的非正常状态。

  堕入爱河的人有时候与喝了十斤二锅头的醉汉无异。

  摇摇晃晃的内心。

  有的时候,这样的人会自然而然做出让周围人毛骨悚然的举动。

  人如果不能主动意识到自己处于非正常状态并加以自制,那么做出什么事情都不会奇怪。

  恐怕,昌格纳也是如此。

  如果他彻底地沉醉于音乐之中,为了在女儿的葬礼上演奏《爱丽丝的月光》……那他与爱上了A的女人就是一丘之貉。

  杀人,魔曲,陷入疯狂。

  它们会是同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