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第124章 你看到第几层?
  辰时三刻(7点45左右),贵阳城的城门大开。

  一队约有上千人的精悍骑兵队伍,护卫着两名身份显赫之人出了城门,向着贵阳城西南边2里处的金顶山方向而去。

  其中领头的正是穿着一身隆重甲胄的武将冯双礼、身后则是一身文官袍服的江鼎镇。

  江鼎镇最终还是和冯双礼选择了一样的路,并没有贸然的在大王的三位义子中做出选择。

  2里的距离而已,战马的速度片刻就到了。

  接近金顶山山脚的时候,冯双礼远远的便看见一支骑兵已经远处警戒了,便也停了下来。

  两支骑兵隔着约一两百米的距离,互相打量着对方。

  虽然隔着几百米的距离,但冯双礼却知道了那是一支劲旅。

  不只是因为他们统一的甲胄装备,更是因为那齐整的阵型。

  哪怕是骑在战马上都是整齐如一、静若处子;别说骑兵了,连战马都乖巧非凡,极少有动一下的。

  然后这支骑兵身上的甲胄,也和自己身后骑兵的全身甲大不一样,只防护了胸腹等重要部位,而且是明晃晃的一整块,远远的看上去甚至有些晃眼睛;

  在这支骑兵的最前方,是一队近百人、看上去更加精悍的骑兵。

  他们护卫着最中间一位穿着明黄服饰的人,虽然离得远看不清面容,但冯双礼知道,这应该就是邀请自己的蜀王了。

  两军之间、紧挨着金鼎山下的一块平地里,此时已经摆放好了一张长桌,看样子能坐下五六个人,桌子上已经有一口煮的沸腾的小锅了。

  一旁还静立着两名婀娜多姿、风韵挠人的侍女,放着几个精致的餐盒。

  自己这边一停下,对面阵营中便打马出来两名骑士,快速的向这边赶来。

  身后两名亲兵也很醒目,打马迎了上去。

  四人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后,两名骑兵快速返回,来到冯双礼说道:

  “大帅,对面正是蜀王。”

  “他们说他们那边只有蜀王、一个文官和此次大战的统帅、以及几个学生出席,不带兵刃,希望咱们这边也是如此。”

  “嗯。”

  冯双礼点了点头。

  “这蜀王倒是有几分胆色,竟然不带护卫。”

  “那便依他们吧。”

  “江大人,我们两走一遭吧。”

  说完,解下腰间的长刀扔给亲兵,然后径直拍马走出了阵列。

  江鼎镇也点了点头,打马跟上。

  对面的蜀军阵营里走出了三骑,一名穿着甲胄的,想来就是蜀军的统帅,然后就是一身明黄的蜀王,最后是一名穿着袍服的文官,然后就是八九位穿着青袍的半大小伙。

  “倒是说到做到,这蜀王,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

  “此肉,是本王麾下勇士昨日才猎来的一头猛虎,没甚稀奇;”

  “但此酒可不一般,是本王王府中一名老师傅的不传私酿,劲辣爽口、最能御寒。”

  “将军当知道川蜀三监之事,寻常人家每年酿酒都有定数,超过了就会被治罪。”

  “既然是本王推出来的新政,那本王自然要带头遵守,所以这酒一年也就那么几十斤,稀奇的很,寻常人可喝不着。”

  “请!”

  朱至澍一边亲自给冯双礼、江鼎镇二人倒上董水井的私酿好酒,一边给两人介绍这酒肉的来历。

  亲和的不像是一位背后站着5万大军、不日就要挥师攻城的藩王。

  蜀王亲自倒酒,两人自然不敢端坐,急忙起身扶杯道谢。

  虽然还是在敌对的阵营,但对于皇权与生俱来尊重、以及礼仪之邦的千年传统,仍然深刻在两人的内心深处。

  “殿下的三监新政,末将也有所耳闻,但其中深意却是不知,殿下有兴致的话,可以教我和江大人一二。”

  顺着朱至澍的话,冯双礼回道。

  “很多事情,很多人只能看到第一层,他们以为本王也只看到了第二层,但其实,本王已经看到了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第五层。”

  “三监新政也是如此。”

  “只能看到第一层的人,会认为本王横征暴敛、与民争利、残暴不仁;”

  “能看到第二层的人,也只会认为本王是为了川蜀财政,才将三监全部收为官营,从商行大户中虎口夺食;”

  “但真正还能看到第二层以上的,却少之又少了。”

  “冯将军、江大人,不妨说说,你们又是如何看待本王推行的三监之事的呢?”

  既然冯双礼这么会聊天,那朱至澍也来了兴致,顺着三监新政这个话题就说了起来。

  “我等粗人,岂知殿下胸中韬略,还请殿下教我。”

  冯双礼客套的给足了朱至澍面子,一旁的江鼎镇想说,但看了看冯双礼,便也欲言又止。

  朱至澍看了看心中各怀心思的两人,笑了笑,继续说道。

  “能看到第三层的人,当会认为本王是看不惯商行大户垄断川蜀盐铁,牟取暴利不说、还剥削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出手打击,给百姓们当家做主;”

  “这也没错,但能看到第四层的人,就能够思考到更高的层面。”

  “例如,你们为什么造反?”

  说这句话的时候,朱至澍看向冯双礼、江鼎镇两人。

  不出所料,两人也几乎同时注目看向朱至澍,显然朱至澍说的造反一事,触动了这两人。

  然后加入对视中的,又增加了秦翼明、刘之温。

  秦翼明甚至拳头都握紧了,上面青筋迸露,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呵呵呵,别那么紧张。”

  “既然是议事,那边用嘴说话,别用拳头,都放松些。”

  朱至澍看了看秦翼明、又看了看冯双礼,笑着说道。

  两名武将紧绷的身子,这才稍微放松下来。

  “造反一事,顶层的那部分人或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追求,但中下层的大众,基本都是一个原因——没活路了。”

  “那为什么没活路?大户商行欺压太过?官府盘剥过重?朝廷昏聩无道?”

  “都是,但仍然没说全。”

  “养头牛都知道用完了就要喂草休息,何况是养人?”

  “所以不管怎么欺压盘剥,都会给百姓留条活路;而只要有了活路,百姓就不会造反。”

  “但现在逼的几十上百万的百姓造反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从上到下、这一整个体制都坏了!”

  “从朝堂到地方官吏、从大户大商行到小地主小商贩,上上下下都快要烂透了、都在一起盘剥百姓,那自然百姓的活路就被堵的死死的了。”

  “这么多年来,也有很多的有志之士,都尝试过修正这个快要烂透的体系,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胡宗宪等等等,他们都尝试过。”

  “他们做的很好,可都没做够。”

  “这不是他们能力有问题,而是他们只能看到这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而看不到,这是整个体系的问题。”

  “这就是三监新政的第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