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穿成九十年代农村媳>第507章 李老二收购点
  头天晚上睡的太晚,以至于早上起来时,李建军没啥精神,连着打了好几个哈欠,用冷水洗过脸后才好一些。

  近来阳光明媚,正是上山的好日子。

  李建军做完早饭吃了几口,又去后山看了一眼鸡棚,三哥把小鸡们照顾的很好,一大早就全放出来了。

  满山的小鸡悠闲的晃着寻找食物,简单和三哥聊了一会儿,见天还挺早,李建军带着袋子直奔旁边的林子,打算去看看山上的野菜。

  马上要做野菜生意了,小日子的订单还得交货呢,昨天晚上又去清点了下野菜的各项库存。

  他发现对于第一批订单家里的那点存货远远不够的,怎么着都得大批量的收购。

  李建军这才想上山瞧瞧各种野菜的品相和采摘程度,大致看看后先定价,之后再对外公布收购情况。

  今天就是上山去摸摸底,李建军也没走远,大概溜达了一圈又采了一些黄瓜香,这才不疾不徐的下山回家了。

  赵艳正在院子里翻晒新采到的猴腿,旁边两小只迈着小腿正来回跑撵狗呢。

  小黑和小黄像是知道应该照顾小主人似的,跑那两步慢悠悠的,时不时地还会回头看两眼,确保两小只能跟上来。

  李建军进院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温馨的一幕。

  看见爸爸回来,大宝乐坏了,狗也不撵了,转身直奔爸爸扑了过去。

  二宝慢了半拍,也跟在哥哥后面扑了过去,抱着爸爸的大腿不撒手。

  怕伤到两个孩子,李建军赶紧把背着的饲料袋子放到了地上,然后任由两小只抱自己。

  小黑和小黄也围了过来,一时间还有些热闹。

  被包围了,两小只还一直要抱抱,李建军无奈求助道:“媳妇,快帮我把他们糊弄走,我这手薅野菜弄得可埋汰了,身上也都是苍耳,都是刺,可别扎到他们。”

  赵艳本来还在看男人笑话,可一听说可能会扎到孩子,连忙过来哄两小只了,生怕那些带着尖刺的小苍耳扎哭他们两个。

  果然,李建军脱身后进屋洗了一把脸,又换了身衣服,等他出来时,坐在门口的小凳上摘起了衣服上刮到的小苍耳,没一会儿就摘下来二十几个,密密麻麻的一小团小尖刺看的赵艳起鸡皮疙瘩,直问他疼不疼。

  李建军笑着回答道:“这玩意疼啥,没事儿我皮糙肉厚的不怕,不过千万不能扎到他们两个,不然肯定得哭,媳妇,我上山又瞧了瞧,野菜确实有不少,咱们研究研究价格开始收购吧,争取早点儿完成松本的第一个订单。”

  赵艳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对方的交货期限完全够,可是赵艳也担心有什么变故,毕竟不是一单小生意,万一出点啥事儿可就白铺垫这么久了,所以她寻思尽量早一些交付,以免耽误交货,

  两口子想到了一处,便坐在一起研究上各类山野菜的收购价了。

  两人给出的价格是按市场价给的,虽然是大宗收购,可是做这件事的初衷就是让十里八村的人富起来,所以李建军决定直接收鲜菜,价格就按市面上最高的价格来。

  不过考虑到野菜的品质,担心有人以次充好,李建军还加了一条,只收购新采摘的品相还可以的菜,那些放久了的烂菜干菜是不收的。

  因为没办法保证对方制作的过程中是否规范,万一按照传统模式晒干的野菜就是在自家的晒台操作,干不干净都两说。

  万一有啥苍蝇蚊子之类的虫子落下来产卵,吃坏了人可就不是做生意了,而是结仇。

  为了自家的品牌着想,李建军也得做好制作过程中的品控工作,至少选择的晒台得干净,定期消毒,而晒台上面也必须有纱网,以阻断蚊虫的叮咬。

  而且最初的步骤中必须加两道筛选,将混入其中的杂菜挑出,按大小品相进行分类,最初就做好分类工作,所以工作量着实不小。

  赵艳也在发愁,后院的食品厂工人就雇了不少,眼下做这个干野菜生意,光靠自家的几个人完全摆不开,还是得多雇一些人来干这个活,唉,又得忙起来了。

  好在屯子里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尤其是能干活的劳动力。

  两口子定好价格,就自制了一个收购牌,摆在后门处。

  为了方便收购,后门处搭起了一个临时的小棚子,直接连着一个空房间,李建军索性就把这当成干菜仓库了。

  晒台太少了,李建军和父亲提了一嘴,老李头便拿着工具直接过来了,打算给儿子多打几个木制的晒台。

  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那块收购野菜的大牌子便挂到了后门上,刚开始没啥经验,也没雇人,李建军便没大肆的宣扬,怕忙不过来,他打算慢慢收购晾晒,等收的多了有了经验再雇人。

  不过春种刚结束,屯子里的人们都闲了下来,大家伙在家待不住,没少串门子,所以即使没怎么宣传,李老二家继食品厂招工人之后,又开启了收山野菜的新路子,这个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一样,不到一天屯子里就都知道了。

  感兴趣的人正经不少,大家伙都来门口询问都收些啥,价格怎么样,好在提前做好了公示板,李建军给大家伙大概讲解了下采摘要求,听完之后立刻就有勤快人背着袋子上山了。

  兵贵神速,下午就有人来卖黄瓜香了。

  屯子里不少人都上了山,这会儿陆陆续续来人卖野菜了,好在李建军提前多备了一些零钱,这才免于找零的烦恼。

  眼下的交易方式基本就是靠现金结算,这个年代并没有后世诸如某宝某为等快速便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要么靠现金结算,要么就是去银行柜台做转账交易。

  但是在东升屯这个东北小屯子,平时去一趟镇里还可以,要是赶上农忙时还真就没啥功夫过去,所以大家伙都会在家里备一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了,不用备太多钱,毕竟在农村生活也没啥需要买的,基本都能自给自足,也就买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啥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