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摆摆手:“算了,我听说邻村有个老人治小孩夜啼很灵,要不我带你过去一趟看看?”

  韩林立刻点头:“好啊,有效果就行。”

  “那他爹你在家看着,如意出去洗衣服了,咱们晚点回来。”

  二婶这才带着韩林,离开了院子,朝着小路下面走去。

  隔壁村只有两处,一处是青牛村,一处是上流村。

  二婶要去的就是上流村。

  去上流村也不是很近,为了节约时间,韩林找来到了老马,他让老马驾着马车,带着他和二婶朝着上流村而去。

  大概两刻钟之后,他们来到了上流村。

  在二婶的指引下,来到了一处山岗旁边,在长长的山坡之下,只见几间土房子,上面盖着茅草顶,门口正有一名老人在用刀削着篾片。

  马车上前停下,那老人微微抬起头来,有些茫然的看着这边。

  二婶和韩林下车,走了过来。

  他们先是打了一声招呼,那老人似乎是认出了二婶,立刻点头笑道:“韩家婶子,你过来了,坐吧!”

  二婶和韩林坐下,便立刻说明了来意。

  那老人听了之后,将眼神落到了韩林的身上,来回打量。

  “孩子哭的多厉害?”老人问道。

  韩林想了想:“大概从三更开始,一直到出太阳之前,断断续续,中间偶尔能睡着小半个时辰。”

  “可不是饿着或者拉了?”老人问的很仔细。

  韩林摇摇头。

  那老人想了想,然后起身去里间拿出来一张黄纸,还有一盘墨水。

  他拿着一支很细小的毛笔,在黄纸上开始画了起来。

  韩林知道,他这是要用祝由术了。

  那老人在黄纸上迅速画完,随后还不忘喝一口清水,对着黄纸一喷,最后在黄纸的底部写上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迹,韩林也不认识。

  “你孩子的生辰八字!”老人问道。

  韩林立刻说了出来。

  那老人点了点头,记在心里,然后捏指算了算,提笔在黄纸上最后写上几笔,这才算是完成了。

  他拿着写好的符咒,仔细小心点卷起来,递给了韩林。

  韩林恭敬的接过,没有说话。

  “回去后,将此咒挂在小儿床头,三日后差不多就能平息夜啼了。”

  韩林点头,为了表示感激,立刻从怀里掏出了五两银子。

  “一点心意,还请老先生笑纳。”

  那老人一见这么多钱,立刻惊讶道:“不要这么多,一百文足够了。”

  韩林摇头,将五两银子塞入了老人的手中,随后就和周婶起身离开,上了马车。

  那老人看着韩林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五两银子,半响说不出话来。

  “这么多钱,我老头……”

  他似乎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钱,心中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离开了这里之后,韩林急着回家,途中没一刻停留,一路上飞奔。

  他真希望今晚将这符咒放在床头之后,能起到作用,要不然,这可太熬人了。

  路上,韩林对着二婶问道:“这个人的手段真有作用吗?”

  二婶不疑有他,断定道:“可不是嘛,这附近谁不知道张老头的手段,孩子的病他大多数都能治好,这夜啼好多人用了这符咒,都有效果。”

  韩林默默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了。

  回到家之后,他立刻将这符咒挂在了红雀儿的床头。

  第一天晚上没有见到什么不同,韩林还是累的跟狗一样。

  第二天晚上,二宝竟然老实了一些,哭的频率变低了。

  这时,韩林心中开始有了信心。

  第三天晚上,果然和张老头说的一样,孩子不再哭闹了。

  只是偶尔因为肚子饿或者是拉了等原因,才闹两下,收拾了之后,就安安稳稳睡着了。

  对于这祝由术的神奇手段,韩林这次算是大开眼界了。

  因为二宝不再夜啼了,韩林和红雀儿两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晚上只需要红雀儿醒来喂几次奶就好了。

  至于大宝小铁牛,因为一直是周婶在带着,所以韩林和红雀儿也没有多管。

  反正他们对周婶很是信任,周婶做事细心,心肠好,和红雀儿她们的关系很不错。

  有时候,孩子交给她带着,比红雀儿自己带着还要更周全。

  韩林看看得明白,自然就不用操心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韩林每次回飞云村都会带着周婶的原因。

  精神恢复过来之后,韩林闲下来便想要出去逛逛。

  他已经好久没有去飞云村子中走走了。

  想想以前,自己也是这里的一个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还不如。

  如今走到村子里,转头看见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今天天气不是那么闷热,家里有周婶和李林在,韩林跟红雀儿打了一声招呼,便独自一人出门了。

  来到村子中,由于此时庄稼早已经种好,村子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清风吹来,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韩林先是去了刘木匠家里。

  刘木匠在韩林回来的当晚,他就和众人一起前去韩林家道贺了,此时韩林来到他家,他连忙放下手里的木匠活,让自己的婆娘开始端茶送水。

  韩林过来,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无非就是串串门。

  刘木匠还是一副豪爽大气的性格,只是可能因为韩林的变化,他说话的语气似乎也开始有了一丝恭敬的味道。

  这一点让韩林心里很不舒服。

  他不想村子里和自己相好的几个人因为他改变了身份而对他的态度有所不同。

  这不是他想要的。

  “刘叔,我韩林还是以前的韩林,你不必对我这么恭敬的!”

  刘木匠微微一笑,摇头道:“不一样,韩林,你是咱们村这几十年来最出息的,虽然说那李家出了一个当大官的,但自从李老头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们几乎也再也不会回来了,对于家乡,也没有什么贡献,你不同。”看書喇

  刘木匠停顿了一会继续说道:“你为家乡修桥修路,还建私塾,你弟弟韩中成因为办养殖场,招收了不少闲人干活,咱们村子现在是远近闻名,还不是因为你们韩家兄弟,我刘三刀这对你的是尊重和感谢,可不是阿谀奉承。”

  韩林明白了。

  也是,刘木匠这样的人,一向直来直去,性子刚直,应该不是那种见风使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