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异能>最后一个豢龙师>第597章 宴会赌技3
  陆晨在自己最卑微的时候认识了邵波,那时候虽然很苦,但两个男孩总是想方设法的找乐子,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友情,陆晨常常怀念。

  这次来吃饭,邵波作为服务方,已经让陆晨感觉到尴尬不安,因为陆晨坐着,邵波站着,无形中有了隔阂,如果只和花帘月来这里,可以把邵波拉过来一起坐坐,可花千里这种场合不行。

  陆晨本身就讨厌花浩程,不为别的,就为投毒事件,花浩程要批评邵波,让陆晨有些坐不住。强忍着没说话。

  花浩程又说道:邵经理,往好里说,你这个人不学无术,往坏里说,你为了发财可以草菅人命,做生意用心不正,这样只会把牌子搞砸,你这一碗佛跳墙,用的海参不是辽参,是临水养殖参,一吃就吃出来了,用的瑶柱也不是日月贝的,佛跳墙尚且如此马虎,给我们上的其他菜,我们还敢吃吗?全天下人都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你们这样做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我就常说,每个人要都有一点公德心,怎么会有食品安全问题?

  邵波听的一愣一愣的,心道:没用辽参,瑶柱不是日月贝做的,还是我告诉花正德的,怎么这个时候反咬一口?设计的台词上关于这段写得很温和啊,而且这些话要一笔带过,主要衔接关于品牌打造的话题,怎么成了对我的人身攻击?这不是活生生中山狼的故事吗?我做好事配合你,你却反咬一口?

  花正德坐在另一桌上,听的额头上直冒冷汗,心里骂道:花浩程你这孙子不地道啊,你不按词儿说啊,邵波是凝露轩里面的小角色,你骂不着他呀,佛跳墙的汤不是他吊的,经营策略也不归他管,这样说话,只会让在场大佬给你花浩程减分,这个白痴!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只要花浩程顺利讲出他写的品牌经营方略就足够惊艳全场了,为了整垮花千里,连老本都押上了。

  气的花帘月眉头紧皱,抬起头来看着画满油画的穹顶,心里暗道:弟弟呀,你就消停消停吧,好歹邵波是陆晨朋友。

  花千里见儿子忽然拿起话筒讲话,感觉很突兀,但没想到自己儿子能吃的这么细致,辽参和日月贝都吃的出来,自己吃过这么多年名菜,竟一点也分辨不出来。其实高汤这点差距,就是专业厨师也分辨不出来。花千里觉得儿子批评邵波的话,有点太过了,没必要借题发挥啊,人家邵波对他那么客气,他怎么可以这样呢?要在人前显摆显摆?

  花千里刚想上前制止花浩程,陆晨实在受不了了,噌的一下站起来了,冲花浩程说道:兄弟,兄弟……你先等会,你先等会……

  花浩程攥着话筒看着陆晨,原本计划的方案没说被人打断怎么处理,只是愣愣的看着陆晨。

  陆晨走到花浩程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嗖的一下抢过了花浩程的话筒,这是吃过琉璃兽肉后的反应,一旦着了急,手上速度奇快,好在所有人都没看清。

  陆晨接过话筒,直截了当的说:现今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简简单单的归咎为道德问题,只拿道德说事儿是幼稚的认知。这个现象首先反应的是市场消费能力不足,倒逼供应食品的诸多环节无限制降低成本,造成了食品以次充好现象,因为成本高了,就生存不下去。

  举个例子,宁夏滩羊好吃,生肉每斤七十,到火锅店里加上各种成本,一斤一盘的话,得卖到二百,三个人涮火锅,吃下来就要一千开外,那么火锅店非倒闭不可,毕竟吃滩羊的人少,用鸭脯肉代替羊肉,十五一盘,吃客一边骂着黑心火锅店老板不用好肉,一边涮着肉吃的汗流浃背。

  不要去怀疑做小生意人的智商,社会上对以次充好的现象指责颇多,但收效甚微,是小商贩不懂经营之道,不懂得口碑和品牌意识吗?不是!是用最好食材会使自己商品价格升高,砸了买卖。

  我曾有一个在学校门口卖烤肠的朋友,这位朋友亲口对我说,他的烤肠有纯肉和淀粉的两种,纯肉的卖五块,淀粉的卖两块五,淀粉的烤肠销量是纯肉烤肠的四十倍左右,他不是不想用好东西,卖不动啊。

  又比如很多人抱怨馒头店里的馒头不好吃,凉了以后和石头一样硬,因为他们用的面粉是提取麦芯粉后剩下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少,但价格便宜,馒头房赚钱靠的是走量,只有几分钱的利,稍微用好一点的面粉,就被行业淘汰了,因为有的是比他便宜的馒头。

  小生意人能用几千块钱成本在都市中活下来,所经历的不容易,是在座各位大佬想象不到的,他们知道哪条街那个点能卖大约多少单,他们能知道自己的小吃价格提高五毛钱,会损失多少老客户,他们更知道市场管理者几点上班,周日是哪个人带队。

  这些人比谁都想留住老顾客,会不懂品牌意识?会不懂得口碑重要性?哪个人没有梦想?哪个做小吃的不想做成百年老店,但最后谁都得向生活低头,先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你永远玩不过市场规律,流行即是道理。

  反观这一碗佛跳墙,作为赠菜,已经很奢华了,凝露轩赠菜都是佛跳墙,不愧临水市餐饮业最高端品牌。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拿道德说事,先买个三轮车,卖两个月肉夹馍回来,关于食品质量与口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全搞清楚了。占据道德制高点,对一些事横竖看不顺眼,是键盘侠们做的事,咱们都是成年人了。

  陆晨深入浅出的一番话,说的在座商界大佬们频频点头,花千里听的颇有共鸣,花氏集团有几家实体企业,天天为降低成本的事情头疼,行业竞争太厉害了。他不得不由衷的承认陆晨是个人才,陆晨能一眼看透问题本质,不矫情不做作,接地气,没有那些花里花哨的术语,举了几个市井小例子,就把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分析的头头是道,甚至比花帘月还要通透,怪不得能把自己宝贝女儿拐到手,确实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