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穿越重生>紫塞秋风>第五十章 哥舒翰渊(传·二)
    门阀。

    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从汉代开始,至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累世公卿,经学世家、豪强世族,地主阶层把持着政治中心,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

    这种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

    这种制度从确立,直到隋唐,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另外说下,寒门,亦是门阀,指没落的士族与大族。

    并非我们认知的庶民阶级。

    只是如今,衰落了而已.......

    但说白了,寒门也是门。

    即便没落,也并非什么平头老百姓,可以相比的。

    至于哥舒,一个汉化的异族,又是举家逃难而来,又是如何能做得淮泗派的首领呢?

    这就不得不说淮泗派的由来。

    最早的淮泗集团,是指三国时期,跟随孙策进入江东的江北势力。

    孙吴政权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早期跟随起家的淮泗集团与本地江东士族之间的权力配置有所侧重,但是随着三国鼎足之势已成,北伐难以突破,东吴政权内部的权力配置不能不朝着有利于江东士族的方向发展。

    作为淮泗集团背后靠山,孙策的弟弟孙权,不愿看到江东士族过度坐大,便利用各种机会打压江东士族的崛起。

    尽管孙权在位时尚能凭借权威把握好淮泗集团与江东士族之间的权力平衡,安抚江东士族的不满情绪,但是,随着西晋大军南下江东之际,江东士族并没有作坚决的抵抗,而是选择躺平。

    由于远离权力中心,这淮泗集团和江东士族则逐渐衰弱成‘寒门’,直到西晋灭亡。

    到了南北朝时期,华夏神州进入了南北分裂、对峙的阶段。

    随着北方被胡族沦陷,大批士族门阀随着东晋迁徙至江北淮南之地,又开拓闽、越、平俚洞,破牂柯,到539年共有一百零七个州。

    东晋灭亡后,淮泗之人,又经历了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四个朝代。

    然而,这些原吴地显贵士族,都没能实现昔日辉煌。

    作为华夏神州最为混乱和黑暗乱的时代,大豪族尚且是朝不保夕,更何况是小豪族,为了生存,也为了宗族的延续。

    原外戚、老淮泗集团后人、江东本土士族以及宗室私下商议,将淮泗集团分作三部,奔波于西魏、东魏、南陈三个大势力之间。

    这在现在看来,并非是多么高明的手段,

    无非就是商人们奉行的——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正常操作。

    然而,在那个各大家族,都抱团取暖的时代。

    这一策略,可谓是乱世中的无奈之举,但也是最管用的生存法则。

    而当时,无论军事、经济,还是人口的西魏,皆不如北面的死敌东魏。

    于是,那个西魏的实际掌权人——宇文泰便接纳了这些外来之人,并极力联盟拉拢,再将其中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与原六镇鲜卑贵族之间通婚联姻,以提高他们的地位。

    数年后,这些淮泗年轻人在西魏混得风生水起,逐渐进入权力中心,甚至位列三公九卿。

    从此以后,在西魏,没有任何人,再敢看不起他们的这一支势力。

    当然,这些淮泗精英们,也不是在宇文家吃白饭的。

    他们逐渐开始召集,散落在外的族人,并公开全力支持宇文家,给予宇文泰兵马,钱粮,人才。

    当然,也少不了打压朝中的元老势力,并在机关中枢内,安插了本家族的子侄子弟。

    面对这一股外来势力,

    有的门阀选择妥协,主动示好。

    有不服的,就被淮泗集团以各种理由铲除,打压。

    随着淮泗集团逐渐变强,且家族子弟中,不断出现有学识的高官及有战功的武将。

    终于,成为西魏第二大门阀。

    甚至,有隐隐叫板第一大家族——陇川集团的声音

    这其中,又以陇川集团的老大——陇西李氏实力最强,为淮泗派之首敌

    这个陇西李氏可不一般,前面介绍过,乃上千年的刀兵家族,是著名的武家集团。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弘农杨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温氏。

    华夏十大家族,陇西李氏排在首位。

    在秦汉时期,李氏族人便长期肩负着护卫边疆,抵御匈奴的重任,世代出将入相,地位尊崇,把持政权,甚至一度与皇权分庭抗礼。

    而反观宇文泰与淮泗集团:

    一方是郁郁不得志的没落士族,

    一方是出生六镇流民,地位卑微的汉化鲜卑人。

    一个是江东原始势力,却保不住江淮之地的寒门。

    一个是名义上西魏政权的老大,却不得不在各方势力面前平衡游走。

    所以两方之间是有着共鸣的,互相能感同身受。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淮泗派与宇文家越走越近,其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都有个共同要打压的派系——陇川

    其实,在古代,所有王朝的建立,都离不开军阀与财阀。

    而军阀与财阀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夫妻。

    军阀是丈夫,财阀是妻子。

    丈夫带军出征,所需的兵马钱粮,便要向妻子所在的势力门阀提供。

    相对的,丈夫打下钱粮、土地、奴隶等等,自然要优先分配给妻子娘家人。

    这种平衡,本来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往往坏就坏在,咱们华夏神州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既然丈夫打下了新土地。

    那么,这片新土地上原来的士族门阀们,自然会提供新的小妾(其他势力门阀)来支持丈夫。

    这个时候,一旦利益分配不均,无论是妻子还是小妾,肯定都对你这个丈夫不满。

    你打压正妻吧,妻子所在家族的利益团体肯定不干,甚至在背后玩阴谋,算计你,干掉你,毒死你,从你的亲族中找人来换掉你。

    可你让小妾吃亏吧,小妾会认为你欺负她,说不准立刻就背叛你,甚至借用你的敌对势力来干掉你。

    并且,随着你的地盘越来越大,你的小妾们(各方门阀势力)也越来越多,你糟心的事情肯定也越来越多。

    甚至私底下,小妾们也纷纷开始通婚联姻,歃血为盟,绑在一起,组成了更令你头疼的士族联盟。

    那时候的你,估计脑阔恐怕更疼了。

    作为一个丈夫,要努力维持这个家不散,还要平衡各方利益,怎一个‘难’字了得。

    而万一,丈夫有天突然死了。

    那么,这个烂摊子,就会留给了继承人。

    处理的好,这个政权还能维系,还能生存。

    一旦处理的不好,恐怕这个家,便要散了。

    就好比紫塞大都督这个烂摊子——手握十万重兵,震慑草原各部,掌管西域互市,监视六镇五胡的香饽饽。

    无论是陇川集团,还是淮泗集团,甚至宇文家的宗室元老,都虎视眈眈,志在必得。

    表面上看,似乎怎么都轮不到哥舒——这个异族出生的贱民来执掌

    即便他战功赫赫,即便他威震西域,即使太祖赏识他,文帝爱惜他,武帝敬佩他。

    但,那又如何呢?

    他是一个贱民,一个异族,一个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兵痞。

    但偏偏,他,哥舒,就做到了。

    他成为了紫塞的统帅,成为了淮泗集团的首领。

    为何?

    就因为他,哥舒翰渊,出生柔然,既不完全受陇川集团控制,也不完全为淮泗派所用。

    既是太祖宇文泰破格提拔的,又是维系柔然皇族与西魏(北胤)王朝的中间人。

    他中年时,周旋于陇川、淮泗和宇文家之间,相交互得。

    这三方,虽说相互对立、倾辄。但,唯独对哥舒,频频示好。

    他同时,在陇川派系的将领麾下为将,但旋即又娶了淮泗集团杨家的闺女,可谓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之人。

    他治军极严、廉洁干练、爱护军士、履历战功,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

    幕僚谭叙,经常谓之:“哥舒,其性清勤严猛而敢诛杀,虽亲戚犯法皆不挠避。”

    他斩杀的兵将士卒,有时不分派系,不理亲疏。

    但有时,也会包庇疏通,私放私纵,兼而有之。

    他命令节制麾下士兵,不得劫掠紫塞百姓,违令者斩。

    可是,他所制定的军纪中,却唯独没有“抢掠私财者斩”这一条。

    而且,他手下的近卫骁骑营,个个都是打劫的好手,劫掠的好汉。

    当年颍朔之战,他麾下近卫骁骑千里奔袭,一战即破,克坚城,阵斩拓跋酋首于幽城。

    入城后,斩数万胡首,筑京观于城南,一时间,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他还号召兵士,大肆劫掠一番,将金银铜铁,牛马羊狗,胡人少女全部装车,四分之一交国库,四分之一送至淮陇两派的大员府上,四分之一则是交紫塞各级官员用于赏赐,最后四分之一才由紫塞将士们平分。

    而他自己,则分文不取,半物不收,女人不要。

    有人认为他志不在小,别有图谋。

    有人认为他精忠贯日月,壮志垂山河。

    当然,也有的人认为他狼子野心,早该罢黜杀之。

    可无论如何,他,哥舒,在仕途上,从骑都尉逐级晋升至——‘紫塞都督’、‘大将军’、‘西北总兵官’、‘三边巡抚’........

    杨霆风评价其日:“老帅,纵横天下三十载,人人皆畏之、敬之,可见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