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耽美小说>重生七零男知青【完结】>第121章 返乡

  大年初五,一早上村长就来找沈舟跟苏沉。

  苏沉以为又要找他喝酒呢。

  牛村长道:“叫上小知青,连同你我去县里开会。”上头说要快,牛村长匆忙的穿好衣服,头发都没梳,带个小帽就出来了。

  沈舟跟苏沉换好了衣服赶紧随着牛村长走。

  外头又新下了一场雪,道路滑还冷,牛村长只好遗憾道:“咱坐汽车去吧。”本来是想开他们村的拖拉机的!

  十里八村的就他们有拖拉机,开出去倍儿有面子,可惜天不遂人愿。

  年前汽车都挤不下,就算双脚离地了人都不带倒的。过完年,汽车都没人了,原本一天三趟现在都变得一天一趟了。

  车上只有他们三人,跟年前比有些萧条。

  牛村长还道:“开春我得把大棚周围的空地都给开垦出来扣上棚。今年亏啊!”那么多人来买他们的菜都买不到,跟谁说理去。

  牛村长要扣大棚的事儿已经酝酿许久了,等着冻土化开就开始干。一年就把拖拉机的钱给弄出来,来年没有负担,还能多给村里的人分个三五百。想想就激动。

  牛村长跟苏沉聊的热火朝天的,沈舟在一旁乖巧的听着。

  很快陈家村的村长也来了,一看就是收拾的板板正正的,大冷天还穿了个单层中山装!

  陈家村的村长一看车上有牛村长,瞧着他穿大棉袄,一点形象都不要。道:“嘿,你还真是不见外!”

  牛村长反唇相讥道:“你也不嫌冷。”

  陈家村的村长跟沈舟和苏沉打了个招呼,然后一屁股坐在牛村长的旁边,非说冷,让牛村长把自己大衣脱下来借他穿一会儿。

  借着套近乎的功夫还说扣大棚的事儿,两个村离得近,土壤也差不多,要是下水村能扣,那他们村一样能扣,他婆娘年二十七的时候寻思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时兴的布料啥的,瞧着新鲜蔬菜都快抢飞边子了。回来跟他说。

  他没来之前,牛村长大聊特聊盖大棚的事儿,等陈家村村长一说的时候。牛村长嘴就跟蚌壳一样紧。东拉西扯的,就不说大棚。

  陈家村可是大村,他要是扣大棚地方可有的是,别到时候陈家村后来者居上倒把他们给压下去了。

  陈家村村长道:“瞅你小气那样,咱这么多年邻居住着,一点情面都不讲。”

  牛村长油盐不进:“这么多年邻居,你咋不把你家让给我住。”

  陈家村的村长盖的青砖瓦房当年可是轰动一时,体面又气派。

  沈舟在后排坐着,听到了他们俩斗嘴,没忍住笑了。

  没一会儿这车陆陆续续开始上人,都是各个村的村长。汽车要启动了。牛村长道:“你们再等十几分钟吧,有可能还有。都是去县里开会的,你行个方便呗!”

  反正他们就一趟,也无所谓卡时间什么的。

  司机答应的很爽快:“那再等二十分钟。”随后把刚启动的车熄火了。

  果然这期间又上了五个人,紧赶慢赶的跑,道:“幸亏赶上了。”

  陈家村的村长站起来一看,车里坐满了。都是熟悉的面孔,附近的村长都上车了,通知司机师父可以开车了。

  亏得司机等了一会儿,不然这冰天雪地的,走到县城脚指头都得冻掉了。

  还有的村长发出感慨:“以前没有汽车的时候,大家也都这么走了。现在坐惯了车,就觉得以前那路太长太远!”

  “就怕享惯了福,以后吃不了苦啊。”

  牛村长笑道:“还吃啥苦,往后啊,我看都是好日子。”

  都是下面各村的村长,认识二三十年了,这会儿看见牛村长笑道:“今年谁也赶不上你啊,你运气咋这么好,好的知青都跑你们村里了。”像沈舟跟苏沉的名字都传遍各个村了。

  牛村长嘿嘿的乐着,也不辩驳。

  沈舟跟苏沉坐在最后,沈舟听到各个村长直白热辣的夸着他们,都不好意思了。

  倒是苏沉被夸习惯了,还能维持的住。

  车上还能听大伙儿说呢,今年粮食收的多,还有专家下来指导。像种果树的那一批村子,三五年就能收果子,到时候每年卖果子都够全村人过好日子了。

  沈舟被车上的这股喜悦感染,一路上都带着笑容。

  到了县里刚打了个报告,李秘书就带他们去大礼堂,那边能坐二百个人。

  这些村长到的时候已经有了二三十人。

  周围还有其他的村官什么的,有寒暄的有聊天的,礼堂乱哄哄的。

  陆陆续续又等了两个小时,礼堂快坐满一半了。弄的大家有些好奇和纳闷到底是啥事儿,难道是年底表彰?

  没一会儿,见县领导跟李秘书还县里各个局的一把手一块过来,讲台上摆上了一排办公桌,正好跟礼堂里的人面对面坐。

  瞧着县领导的一脸严肃。大伙儿也不敢再寒暄了,原本火热的现场迅速冷了下来。

  等所有领导都落座。县领导道:“今天叫各位来,是要落实知青返乡的事儿。”

  知青返乡的事儿,有消息灵通的人早就知道了,但也有不知道的。

  以前要是听闻这话,村里都会高兴起来。知青干活不行,还能把村里的小姑娘给迷的死去活来,增添了很多男女问题,十分麻烦。

  现在不同,沈舟跟苏沉算是知青里的名人,就因为有他们在,把下水村这个万年老二都给扶正了,欣欣向荣这样谁不眼馋。大家突然发现了知青的正确打开方式。就盼着村里给一把机会,再能出现几个“沈舟”或者“苏沉”的人物!

  还没等挖掘出来呢,上面说知青返城,就像是一口气吐了一半又咽回去了,憋闷的难受。

  县领导道:“本来呢,知青返乡是大工作,预备四月份开始安置。我为什么在年初五把大家弄来呢,是因为省内的莲花县出现了一起非常恶劣的时间,知青逃跑,村里抓到之后动私刑,把人打成残废,双腿截肢。”

  他们县里头知青地位高,其他县可不一定。闹出事来,牵连了许多人。惊动了省里,正好赶上过年,很多同志都没过好年!

  县里初三就开始安排工作,初五把下面的各个村长集中在这边,就是为了提前安排,不能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县领导语气严肃把这个事情定了调子。接下来两日,县里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制定的一套流程,务必要在三月份之前完成全体知青返乡的工作。各个村要赶紧申报。还有跟其他省市的对接,还要跟铁路单位报备。所有放假中的工作人员全部到岗。

  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开完会已经下午三点了,没次开县里开会,都能去食堂吃个饭。但现在年初五,食堂大厨都没来上班,所有人只能饿着肚子回村安排工作。

  开完会各自散去。

  牛村长对沈舟跟苏沉道:“你们也走么?”他眼巴巴的看着俩人。

  苏沉点了点头。牛村长心里早就有这个准备,可是听到他真的这么说的时候还是有些难受:“那店还开么?”

  县城的火锅店跟串串店都成了招牌了,解决了村里很多年轻人就业的问题。

  沈舟道:“开。”

  村长得了这句话才略略放下心来道:“那就好。”满腹的心事,赶紧回村里。

  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

  沈舟跟苏沉撑不住先到家里,才过完年,厨房里有很多剩菜剩饭。简单的炒一下就能吃了。俩人饿的狠了,那么多饭菜都吃光了,沈舟吃完又吃了几颗炸丸子,才缓解饿久了胃部抽抽的症状!

  吃晚饭,擦了下嘴巴,赶紧去知青所。

  他们刚一去,就被围了起来。刚才牛村长已经来过了。

  “返乡是真的么?”好多来这好几年的知青不敢置信。

  “真的假的?”

  已经不会说别的话了,一句话翻来覆去的问,

  沈舟道:“是真的。”

  “太好了。”知青们出来三年,很多事情都变了。在乡下日子清苦,真的很想家。还有的已经在村里成家了,这个消息简直就像炸雷一样。

  虽然现在在村里的日子已经改善许多了,还是想回去。

  苏沉道:“想走的,来我这里报名。把老家的住址标的清楚一些。”

  刘旺跟罗志他们道:“那你们走么?”

  苏沉道:“我们也走,但是店会继续开。”

  那些知青所一报名全都要走,知青大院的人有些犹豫,现在在这边吃好喝好,还有工钱拿,回去没有工作也是白搭,又怕辜负了沈舟他们的期待。

  沈舟看出他们的想法了,特意给他们宽宽心道:“不用担心我们。想怎么选就怎么选!”

  沈舟他们一直在做登记,做到六点多,外头天都黑了,等出来的时候第一个来找他的居然是邓毅。

  邓毅道:“我不走,还能在这边当店长么。”

  沈舟有些惊讶:“你不回城么?”他也算是有管理能力的人,写在档案上,都是优先分配工作的。

  邓毅道:“带我媳妇回去一趟,然后再回来。”

  沈舟道:“行。”

  邓毅有些高兴,他正跟沈舟跟苏沉说话呢,不远处王时跟朱红梅也过来了,道:“我还以为我是最早的,没想到还有人比我早?”

  邓毅道:“你咋样,走不走?”

  王时道:“我跟阿梅也不走了。现在这边做一阵,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还道:“对了,我们俩后天结婚!”

  沈舟挑了一下眉头道:“啊?”

  苏沉道:“恭喜恭喜。”

  邓毅终于能把以前王时给他的话再原封不动的说给王时听:“怎么这么赶?”

  王时道:“我想在沈舟跟苏沉离开之前办婚礼,当个见证。”

  沈舟道:“还有啥需要筹备的没,自己人别客气。”

  朱红梅平日也是利落爽快的,这会儿脸颊都羞红了。一句话都不说。

  他俩都找上沈舟,晚上回家的时候沈舟跟苏沉商量:“王时跟邓毅俩店长没走,其他的走一部分,安排重新招人。”

  ……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王时跟朱红梅的婚礼稍显仓促。但俩人的人缘都很好。知青们都送了礼物,沈舟跟苏沉送了两件羊毛衫,穿在里面又漂亮又保暖。

  只是村里没有房子给他们安置了,只能暂住在大院里。反正现在知青返乡,朱红梅也进了涮串店工作。王时说了,到时候去县里租套房子也方便。

  罗志,杨元跟刘旺他们都要回老家。留下来的只有六人。

  沈舟招募二十人,村里都沸腾了,这次陈家村的村长知道后硬是要了十个名额。道:“我肯定把村里最老实本分的留给你,要是有事儿都来找我。”

  牛村长那个气啊。这几日知青返乡,免不得去陈家村打电话,就曝露了这个消息,陈家村长真是死皮不要脸。不过陈家村都这么说,村长又想起之前大队书记做的磕碜事儿,余下十个名额,他精心选择,万不能出现之前那个事情的篓子了!

  接下来的几日,报名返乡的都提前收拾东西了。各个地方的火车不一样,有的在县里坐车,有的还要先去省里,再倒车离开。

  沈舟他们原本初十开业,知青已经走了一大半了,亏得有村里的服务员顶上,又招了一些人这才够用。

  火锅店跟串串店很得县里人的喜欢。一开业,桌桌爆满。尤其是火锅店。

  沈舟都过来帮忙了。

  刚备好的二十几盘的毛肚,服务员都给搬空了,就这还不够呢。

  幸亏有沈舟在。后厨几个人配合这才堪堪够用。邓毅到了后厨道:“来个人,去串串店里班搬几箱子健达汽水回来。”

  有人见状赶紧跟邓毅过去。

  沈舟的手速快,没一会儿面前又攒了一堆的配菜。够他们使一阵子了,出到前厅透口气。

  邓毅把汽水搬过来一些,还在记账。看看缺什么少什么不。每天要进货的菜单都长达一大串!

  第一波客才吃上,没半个小时散不了。

  等第一波守着点来这边吃的都是火锅店的老客,沈舟一出来,就有客人跟沈舟打招呼。

  “过年这些日子,好吃的随便吃,但就想你们家这口火锅。”

  “为了吃这口,大早上过来排队!”

  “吃上就痛快了,就是这个味。”

  “谁知道咋回事儿,我们自己在家做的,怎么都没有这边做的好吃。”

  沈舟笑道:“下次你们想吃就直接来这边。”他的火锅底料二十多种调味料配置出来的,一般厨子光吃这口都无法百分之百复刻,更别提普通人了。

  以前听到外县口音的人过来吃东西,受宠若惊的。现在外县里来的多了,都听习惯了,就为这一口吃的折腾过来,都见怪不怪了。

  大厅里热热闹闹的。

  沈舟一走一过,周围的食客都像老朋友似的在这边跟他打招呼说话。

  沈舟笑吟吟的跟大家寒暄。

  邓毅把人叫过来道:“你跟苏沉什么时候走?”他是听村长说的。虽然之前跟沈舟有些不愉快,但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还挺舍不得的。

  沈舟道:“十五号。”这些日子,叫他们把健达汽水的联系方式给她们了,还有省城批发那边的调料,回收站那边的毛肚和牛肉,要是不够可以跟省里要货!

  邓毅道:“那也没几天了!”

  沈舟嗯了一声。道:“对了,你媳妇想不想来这边上班。”

  邓毅眼睛顿时亮了:“可以么?”

  要是他媳妇也来,家里就有俩赚工钱的,莫说在村里,就放在县里一个月赚的也足够瞧的了。

  沈舟既然说了,就能给安排解决。

  邓毅道:“那我就代表你嫂子谢谢你了。”

  沈舟道:“我走之前,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么?”趁着他要离开,一并都解决了。

  邓毅道:“我想找个专门改刀配菜的厨子。”不求能赶上沈舟一半,但总比普通人强点。

  这边忙的时候,改刀师父切不过来真的是着急。寻常人干不了这个活儿。要是碰见个急性子不但干不来,还会往手上切呢。

  沈舟道:“那我出去问问苏沉。”他在县里的人脉不深。在这方面比不上苏沉。

  沈舟刚要去,苏沉打开门撩起门帘就往里面进道:“谁提我了。”

  沈舟一看见苏沉眼睛都亮了:“正说你呢。”连语气都活泼了。

  邓毅看了看他俩,有些羡慕,看看人家这兄弟情!再没比他们更好的了。

  苏沉听完沈舟这话道:“行,你等着。”他随后就出去了。

  这边一直忙到了下午,一桌接这一桌都没断过流。到了下午,苏沉带回来一个中年男人,不苟言笑的,给邓毅介绍:“这个就是改刀的汪师傅,以前是国营饭店的大厨。”

  邓毅正喝水呢,没有心里准备喷了出来,呛咳不止:“啥?”

  看着汪师傅随后擦了擦手道:“你好,我是邓毅,这的店长,见笑啊。”

  汪师傅握了一下手,随后道:“我去看看厨房。”

  邓毅,苏沉跟沈舟三人一起带他去后面看厨房。汪师傅见后厨的人正在切肉。

  麻辣牛肉要裹生粉鸡蛋和辣椒这样涮的时候才鲜嫩,要求就是薄。后厨除了沈舟能切的又薄又均匀之外,其他的人都只能慢工出细活。

  汪师傅看着直摇头,这是在这绣花呢?但他出来乍到也没说别的,接过菜刀。

  就开始切了起来。能在国营饭店当主厨的人,那都是带才艺来的。切的又快又薄,一点不输给沈舟!

  邓毅眼睛里全是高兴之色。后厨的其他人只要干过这个活儿的都知道有多难。

  一下子对汪师傅刮目相看:“好厉害啊。”

  “太牛了。”

  汪师傅没想到小露一手就足以让这边人叹服,再加上后厨的人都是年轻人,没有国营饭店拉帮结伙那种陋习,越发满意了起来。改刀的事情交给他,速度快了好几倍。

  邓毅心里好奇极了,连忙拉着苏沉去了前面,道:“你……你到底是怎么把国营饭店的主厨给弄过来的?”

  苏沉道:“砸钱!”

  邓毅以为请到这种咖位的人来坐镇必须得三顾茅庐,拉锯至少半年以上,没想到这么简单粗暴。

  苏沉道:“他在国营饭店一个月五十六块钱的工资,我这边给他一百,看着虽然贵一些,但上手就能干,一个抵五个人,如此算下来,咱们也没亏。”

  这是苏沉从小受到的教育,比起画饼和理想主义,钱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汪师傅家里五个儿子都十七八将来要结婚什么的。最缺的就是钱了。他已经做到了国营饭店的主厨,在县里算是做到头了,再没有什么升职可言,苏沉能给他一个月一百正好打到了他的痒处!

  而且国营饭店派系复杂,他不干,后面有好几个人等着呢。不至于他走了,饭店就黄了。他跟饭店经理一说,直接就跟着苏沉过来了。

  邓毅吞咽了一下口水。以前狂妄的时候,总觉得他跟苏沉差不多,就是运气没人家好。

  现在看来,岂止是运气。

  胆量,想法,格局都差的很远呢。要是他去请人,决计不会这么利落的找来。

  当天,县里就盛传,国营饭店的主厨去火锅店了。又给火锅店造了一波势头。大家纷纷去尝,看看味道有没有变化。

  ……

  沈舟要走的两天,去拜访了县领导,李秘书,又给村长买了一百斤的散装白酒。

  知青所那边人该走都走了,空了一大片。

  知青来他们村子都三年多了,基本都走了,村里人心里还有些空落落的。

  牛村长叫媳妇把腊鸡,腊鸭腊肠腊肉都给他装走了。走漏了风声,村里人也都纷纷过来,拿了点干菜,山珍。都是最好的。他们嘴上不说,心里知道沈舟跟苏沉为村里做了什么。

  “你们以后好好发展。”

  “肯定错不了,俺娘说了,厉害的人在哪儿都厉害。”

  “有时间再回来看看。”

  “小知青,苏沉大哥这个是我们几个人绣的一帆风顺,别嫌弃啊。”

  乡亲们说着。

  沈舟的眼眶红了又红。

  好几百斤的干菜腊肉什么的,根本拿不完,只能做火车托运了。

  沈舟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包裹。走的时候却感觉带了一个家似的。光打包就打了十几个包裹,带不走的都给村里人分了。

  他害怕分别,特意选在大白天离去。刚上车,就看见邓毅,朱红梅跟王时过来,还给他带了水果,让他们路上吃。

  “再见,小知青。”

  “再见,苏沉。”

  他们打着招呼,车子缓缓启动,沈舟一直摆手直到看不见他们。

  等出了车站,看见外头一片荒凉,沈舟才从分别的伤感中出来。

  因为苏沉说,他爸妈会来接站。

  沈舟立刻紧张了起来:“这么快?”

  苏沉轻轻安抚了一下沈舟的后颈道:“他们一定很喜欢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