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八月。

  胤禛下旨禅位于皇太子弘星。

  弘星继位,改年号盛景,次年启元。

  朝臣们对此都有心理准备了,自弘星回京,胤禛就开始放权了,不过是拖到这一天才正式禅位。

  胤禛也仿佛完成使命一般卸下重担,包袱一卷带着耿静晗就去圆明园住。

  弘星黑线:……要不要这么迫不及待离开皇宫。

  马车里,耿静晗也无语,“我还没和孩子们打招呼呢,怎么也要和孩子交代一声啊。。”

  “我们去圆明园小住,又不是出远门。”

  胤禛说着道:“晗儿想去哪里,趁着年轻还能走动,我们过阵子下江南吧。

  “好啊,臣妾还没有去过江南呢。”

  耿静晗一脸期待,她早就想四处走走了。看書喇

  这几年大清各地修建水泥路,星耀国那里,弘星更是弄出了橡胶轮子,橡胶靴、橡胶马护蹄、橡胶垫等等。

  出行比以前更便利了。

  而随着他们出宫,一道道旨意从宫里颁发下来。

  胤禛被尊为太上皇。

  耿静晗被尊为太上皇后。

  宋氏被尊封为宋太嫔。

  武氏被尊封为武太嫔。

  ……

  这几年荣太妃、宜太妃、惠太妃都相继去世。

  佟佳皇贵太妃与和贵太妃不变。

  定太嫔晋定太妃。

  密太嫔晋密太妃。

  勤太嫔晋勤太妃。

  ……

  太子妃宁楚格册封为皇后。

  嫡长子永璟册封为皇太子。

  嫡长女瑚图灵阿册封为固伦公主。

  宁楚格的第三胎生了儿子永玮,年纪还小没有爵位。

  弘星一口气晋封了八个亲王,两个长公主。

  弘晖追封为怀亲王。

  弘昀为宁亲王。

  团团(弘旸)为煜亲王。

  圆圆(弘晙)为哲亲王。

  福宝(弘昶)为靖亲王。

  禄宝(弘智)为翊亲王。

  喜宝(弘昼)为和亲王。

  瑜宝(弘晧)为誉亲王。

  囡囡(嘎鲁玳)为固伦朝阳长公主。

  萌萌(富灵阿)为固伦雍华长公主。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弘星这样大手笔,除去弘晖,京城里多了七个亲王啊。

  也是太上皇后太能生,七个儿子,一个当皇帝,六个亲王。

  再加上宁亲王弘昀,虽然不是太上皇后所出,但一直安安分分的。

  弘星要是封一众嫡亲兄弟为亲王,弘昀就只能为郡王。

  那不妨大方一些,全封为亲王,让弘昀领着情,还在朝臣这里赚足了好名声。

  弘昀知足了,他以为自己顶多也是一个郡王,没有想到还能封亲王。

  这是意外之喜,弘昀心里感激,但他更知道弘星能给他晋封亲王,也同样能降爵夺爵。

  只要他安分守己,就能安安稳稳的。

  这边,胤禛和耿静晗在圆明园住了一个月,孩子们经常来信,但没有打扰父母的独处。

  只是在他们表示要离开京城南下之后,一大早,天都没亮,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一众孙辈都齐集圆明园。

  “你们来做什么?”

  胤禛这一醒来看着一大群儿孙辈无语了。

  弘星先开口了,“皇阿玛、皇额涅要离京,儿子心里不放心,要不等过两年,儿子陪皇阿玛和皇额涅下江南。”

  弘星刚继位,不好在这个时候离京,但等两年,他可以陪父母下江南。

  团团:“皇阿玛,四哥走不开,儿子陪皇阿玛和皇额涅下江南。”

  圆圆:“儿子和五哥一起。”

  福宝:“五哥六哥手头上不少事,还是儿子陪皇阿玛和皇额涅。”

  禄宝:“儿子也可以的。”

  喜宝:“江南儿子熟,儿子陪皇阿玛和皇额涅下东南最合适。”

  瑜宝:“儿子还小,离不开皇阿玛和皇额涅的教导。”

  萌萌:“是啊,我和十一哥还小,离不开皇阿玛和皇额涅,就我和十一哥陪皇阿玛和皇额涅下江南好了。,”

  “女儿没去过江南,把额附外放江南,正好和额附陪皇阿玛和皇额娘。”

  嘎鲁玳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

  “不必,你们都回去,做好自己的事,朕和你皇额涅不需要你们陪。”

  胤禛可不想带一群尾巴。

  “皇玛法、皇玛嬷,带上孙儿吧,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孙儿正好和皇玛法和皇玛嬷出去长长见识。”

  永璟今年九岁了,这几年挺粘着耿静晗的。

  要不是父母拦着,这个月都想过来圆明园住。

  胤禛有些意动,永璟回京三年了,这几年一直在尚书房里读书,如今跟他们出去走走,长长见识,体察民情也不错。

  “皇阿玛,带上永璟吧,他跟着皇阿玛和皇额涅长长见识也好。”

  弘星想着自己不能跟着去,儿子跟着父母身边也好。

  最终,耿静晗和胤禛带走了龙凤胎瑜宝和萌萌还有孙子永璟。

  苏培盛、高无庸,顺心顺心他们这些一直侍候的奴才们都跟着。

  胤禛的奶娘谢嬷嬷年纪大了,出宫含饴弄孙,怡养天年。

  李嬷嬷年纪大了,不爱走动,选择留在京中和家人团聚。

  最高兴的是高无庸,从前都是苏培盛跟在胤禛的身边,苏培盛在明,他在暗,存在感相对少一些。

  现在他也能跟着主子的身边出京游玩了,不知道多开心。

  他们一路悠哉南下,也不赶时间,走走停停欣赏风景爬爬山,感受沿路的风土人情,有时候在一个地方还会住上一阵子。

  年底,到了河南开封。

  一行人停在了一座小宅院门前,里面传来朗朗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zè],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胤禛和耿静晗顿住了脚步,抬手拦住要叩门的苏培盛,听完了整篇《千字文》。

  只是学生们念完了千字文后,伴随着一阵压抑的咳嗽声。

  “夫子”

  “夫子晕倒了,快请大夫来。”

  一阵焦急的童音传来,门被大力打开,一个孩童差点撞到了苏培盛。

  小孩看到门口一大群人惊呆了。

  苏培盛把人稳住,“小孩别急,我等是邬先生的故人,正好带了太,大夫给邬先生看病。”

  说着也不待小孩子回应,胤禛赶紧让两位太医进去看看邬思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