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身体好后,又开始坐不住了,想去看废太子的情况。

  十二月天寒地冻的,这个时候出行不是找罪受吗。

  而且眼看要过年了,等过完年后,天气暖和了再过去也好。

  胤禛赶紧让一群兄弟去畅春园劝着,甚至把尚书房里几个小的都送到了康熙身边去。

  但老头子固执起来,谁也劝不住,胤禛只能让十三和十六十七带着护送康熙去河北。

  清朝的皇陵如今有两处,一处在辽宁沈阳,这里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

  第二处就在河北遵化,这里有顺治的孝陵,康熙也在这里建了景陵。

  只是康熙还没出京城的地界,就收到了废太子病逝行宫的消息。

  马车里坐着的康熙整个人栽倒下来,晕了过去。

  “万岁爷”

  “汗阿玛”

  不说随行的官员侍卫们,就是几个儿子都受了惊吓。

  “太医,快传太医。”

  ……

  “皇上,万岁爷驾崩了。”

  耿静晗和胤禛正在用膳,听到这消息顿时一惊,然后就是错愕。

  胤禛死死地盯着报信的暗卫,“给朕说清楚。”

  “万岁爷在京郊地界收到了二爷病逝的消息,就驾崩了。”

  暗卫的头埋的低低的,都不敢抬起来看胤禛的表情。

  “皇上”

  耿静晗握住了胤禛的手,她一时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废太子病死了,康熙收到了消息,一时受不住打击人也没了。

  很快,康熙驾崩的消息就传回了皇宫。

  太意外,也太突然了,胤禛和耿静晗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毕竟历史上康熙在六十一年的时候就已经驾崩了,现在已经是雍正二年,康熙已经多活了两年了,没想到还好好的,这么突然就没了。

  文武百官都即刻进宫打探事情的真实性,不怀好意的人甚至还怀疑是不是胤禛做的。

  不过这事也赖不到胤禛的身上去,康熙离京,虽然有胤禛安排的人,但康熙身边更多的是康熙自己的属官和太医侍卫军队。

  康熙的遗体被运送回宫,十三、十六、十七眼睛红红的,都是哭过的。

  没有想到康熙走的猝不及防。

  康熙的后事办的很隆重,皇宫上下哀伤不已,宗室、勋贵、文武百官及命妇们都入宫参加康熙的丧礼。

  胤禛和耿静晗作为帝后,上万道目光明里暗里的盯着,他们不仅要约束孩子,还有身边的宫人,甚至整个皇宫上下都戒备森严,不能出任何的事情,让人打扰了康熙的安息。

  “万岁爷,您怎么能丢下臣妾,您让臣妾怎么活啊。”

  太妃太嫔们更是悲伤不已,虽然她们从后妃,变成了太上皇的太妃太嫔,但康熙在,她们心里还是有主心骨、顶梁柱的。

  康熙这一去,有子的太妃太嫔还好,无子的太妃太嫔她们心里惶惶不安。

  就算耿静晗和胤禛是厚道的人,会继续尊着她们,不会克扣她们的待遇,但康熙在不在的心情还是不一样的。

  耿静晗也红着眼,眼泪哗啦啦流着,看着一众太妃太嫔,哭的最大声的就是宜太贵人。

  按着规矩,宜太贵人得排在太妃太嫔之后的,但她极力的往前冲到康熙的棺木前,排在了佟皇贵太妃之后,与和贵太妃惠太妃荣太妃成太妃她们并排在一起了。

  宜太贵人哭的伤心欲绝,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康熙的棺木前,皇贵太妃与和贵太妃立马冲着身边的嬷嬷使了眼色,要她们拦着宜太贵人。

  此时太妃太嫔们心里都不痛快,就算你宜太贵人有个亲王的儿子,可位份低就得排在她们的身后,如此越过她们挡在前面,也太不把她们放在眼里了。

  胤禛看到这里就皱了眉,朝着老五道:“五弟,宜太贵人此举不合规矩。”

  老五看着失控的额娘,也赶紧要上前去,可那一群全是太妃太嫔,他都不好过去。

  正要让身边的太监过去劝之时,啪的一声,宜太贵人一巴掌煽到了拦着一位嬷嬷脸上。

  “狗奴才,我侍候万岁爷的时候近五十年了,你算什么东西敢拦我。”

  一时全场皆惊,和贵太妃脸都绿了,宜太贵人打的正是她的管事嬷嬷。

  论资历,宜太贵人和惠太妃、荣太妃确实是最久的,但后妃并不是按资历排位,而是按位份。

  宜太贵人不管心里对康熙多有感情,有多不舍,都不应该这么做。

  毕竟这些太妃太嫔也都是康熙的女人,得宠过的女人何其多,个个都认为自己为康熙生了孩子,在康熙心里占有位置。

  特别是康熙晚年宠的小妃嫔和庶妃们,都认为自己很受宠爱呢。

  宜太贵人一个被贬失宠的,凭什么冲到她们的前头。

  皇贵太妃很生气,但又怕宜太贵人闹,一时也犹豫不决。

  “来人,请宜太贵人下去。”

  胤禛看老五和皇贵太妃不给力,直接就下了命令。

  “万岁爷,万岁爷……”

  宜太贵人直接晕了过去。

  当下宜太贵人被两个嬷嬷抱着离开康熙的灵堂,耿静晗这边只能让人请太医过去给宜太贵人看诊。br>
  众目睦睦之下,老五也是颜面无失,对自己的额娘也多了一分埋怨。

  没了宜太贵人这个意外,康熙的丧事办的很顺利。

  胤禛天天守灵,都瘦了许多。

  团团圆圆已经在京中,但弘星和嘎鲁玳第一时间通知了,却不能马上赶回来。

  而且康熙的后事要办,废太子那边也不能不理。

  胤禛下旨追封废太子为和硕理亲王,谥号密,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

  雍正三年,正月,为大行皇帝上谥为仁皇帝,庙号圣祖,陵为景陵。

  康熙的景陵和顺治的孝陵都属于清东陵。

  设河北东陵总管大臣,由马兰峪总兵兼任。

  梁九功自请去守景陵,赵昌也自请去守理亲王园寝。

  宜太贵人不守规矩,老五为保自己额娘宜太贵人的位份,自请降爵。

  胤禛降老五为恒郡王。

  还在为康熙的死悲伤的宜太贵人没有想到自己失控连累了儿子降爵,一时悔恨不已。

  【一更,稍后还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