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被迫成为将军通房>第112章 搬回主院
  这会儿院子里没啥人,许多侍卫被调去外院看着,只留三四个侍卫守着院子,宋若若来了心思,蹑手蹑脚溜去门口,想出去看看。

  “宋姨娘,您快进去吧,小将军已经吩咐,谁也不许进出这院子。”

  门口的侍卫很是无奈,恭恭敬敬的的行礼劝慰。

  宋若若由雪莲扶着,在门口听了片刻外头的热闹声响,也就无奈答应道:

  “好吧,你们继续看着吧。”

  “是。”

  宋若若有些郁闷,本就体热心有郁结,外头的声音就和羽毛似的,挠的人心痒痒,也不知道那两个新进来的妾室如何了。

  春桃端了一碟酸甜的梅子给宋若若解腻,宋若若有些低落,默默说道:

  “今日外头还摆了喜酒,听着真是热闹,我都好久没出过这院门了。”

  长安忙上前实话实说,忙着解释:“今儿也不算什么喜酒,只是请了几个相熟的大人,还有那两位姨娘的娘家人,算是混个熟脸罢了,算不得什么。”

  宋若若默不作声,屋子里静悄悄的,长安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小将军今日是新郎官呢,皇室赐亲自是不同于旁人,晚上说不定还要入洞房,一对二的来呢。”

  宋若若摸着肚子,黯然神伤。

  长安扯着笑,软言上前劝慰:“姨娘莫要多想,小将军吩咐过晚上回来,要我们留好灯守着。”

  长安嘴不停歇,一股脑说出严澈之的数条好出来,直吹捧的他天上有地上无的。

  宋若若抿唇不语,懒怠理长安说话,自顾自起身,回屋里去陪绣球玩。

  长安自是进不去内屋的,只好苦哈哈守在门外,一步也不敢离开,生怕有什么使唤事儿。

  这一等便是大半天,外面宾客迟迟不走,拉着严澈之想套近乎,内室的女眷则是想讨好李若昕。

  可说了半天,两人都冷着脸不怎么搭理,宾客心里都默默腹诽,这对夫妻真是一对冷葫芦。

  宋若若吃了午饭,歇了会儿,起来不久又吃了晚饭,直至这时严澈之还是没有回来。绣球玩了半天,自己跑角落去趴着打猫呼噜,也不理人了。

  宋若若捧着画本子,和雪莲几人在那里看,屋子里静悄悄的,宋若若表面上看的认真,实则一个字都看不见眼里去,一页纸看了两盏茶都没翻篇。

  还不见严澈之回来,长安蹲坐在门口,心里直打鼓,生怕小将军喝迷糊了,真被人给扶到新姨娘那里,那可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长安心里灵动,悄声走到门口,叫一个正打盹的小厮快去寻小将军,可别耽误了正事。

  …………

  严澈之强忍着不快,到门口将宾客送走,便与众人分道,先是去换上一身新衣裳,再往宋若若院子里去。

  严澈之没见到那两个新妾室,只见了几个她们的族中亲戚,一个个攀炎附势,遂内心很是不喜。

  月光洒下帷幕,印上地下的树影摇曳婆娑,很是清静淡漠。

  严澈之喝了几杯酒,虽是喝了解酒茶换了衣裳,但还是觉得不妥,便在月光下闲庭信步,想再散散酒气。

  九月天气易变,吹起西风来,严澈之走着,不知怎么想起那日礼部尚书来说的话:

  “哎~邱大人今年初纳了两房妾,前几月都有孕了,本来明年就能多添两个孩子出来。谁知后院女眷多,不知因着什么争执起来,那两房妾都倒了地,怕是不成了…………”

  严澈之浑身冒出冷汗来,只觉得凉风不断顺着脚底灌进衣服里去,脑子里回荡起礼部尚书的另一些话:

  “嘶~这下喜事变丧事了,邱大人现已经自顾不暇了,后院也不安稳,真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严澈之忽而顿住,叫长风名字。

  “小将军有何吩咐。”长风落在严澈之身后两米远,闻言赶忙凑上来。

  严澈之负着手,眉宇不展,思索片刻,吩咐道:“你,你去给那什么繁院的两个派上侍卫守着,看住她们,再叫几个信得住的丫鬟跟着,寸步不许离,更不许靠近旁的院子。”

  ‘是繁花院。’长风默默腹诽,嘴上忙答应着:“是。”答完后,又试探着问:

  “小将军,那,那宋姨娘那是否还要增些人去守着?”

  繁花院和晴秋院相隔并不算远,总不能将人家两人拘着,不叫多走半步吧。

  忽有一阵风吹过,地上刮起一片落叶来,有几片还打在两人身上。。

  “叫若若住回主院去,在那严加看守,万不可叫旁人靠近。”严澈之沉吟。

  “可……”长风有些惊讶,刚要再问一番,就见一个小厮气喘吁吁跑来,慌乱着步子向两人行礼。

  “有何事要来,慌慌张张的!”长风见这小厮站的东倒西歪,出声呵问。

  小厮打了个激灵,不敢瞧两人神情,只低着头,诚惶诚恐的答话:

  “禀,禀小将军,是长安小哥要小的来看看小将军何时回去,天也晚了,姨娘等了大半天,如今还坐在屋子里头。”

  一听是宋若若来催,严澈之登时眉头舒展开,不再耽搁时辰,忙不迭的丢下长风,急急忙忙跑去院里。

  ………………

  严澈之跑进院里,只觉得静悄悄的,几步迈过门槛,一开门便见宋若若正坐在小榻上往香炉里加料,长安站在角落里不敢吭声。

  见严澈之回来,长安舒了口气,这才敢抬起头来。

  宋若若依旧忙活着自己的事儿,听见声响只是顿了顿,并没随旁人往门口瞧。

  严澈之挥退屋里头的下人,把门栓关好,自个儿凑去宋若若身前坐着,沉默不语,一直瞧到她把香炉盖子关上。

  见宋若若不吭声,严澈之心里发慌,自也不敢发出只字片语来。

  不知怎么着,放香料的小勺子忽的滚下去,宋若若下意识要去捡,弯腰把手伸去地上,肚子卡在榻上,看着让人心惊。

  严澈之反应过来,赶忙抬手把宋若若直起身来,捞进自己怀里,顺手把地上的小勺捞起来放桌上。

  放罢,宋若若却突然勾紧了手,牢牢锁在严澈之身上不愿下去。

  严澈之连忙收腹往后退,上身搂住宋若若,惊诧道:“若若,快起来。”

  “我以为你不来了。”宋若若埋在严澈之怀里,闷闷说道。

  感受到宋若若的异样,严澈之一抖,把宋若若抱紧在怀里。

  “我怕的很了。”宋若若轻声说道。

  “怕什么?”

  “我害怕你去另一个院里,今晚宿在那里不回来。”宋若若把头抽出来,靠在严澈之肩膀上。

  “别怕别怕,我这不就来了吗?我哪忍心丢下你,哪敢去旁人那里?”严澈之轻拍着宋若若的背,嘴里叨叨安慰着。

  宋若若轻声喘息,声音愈发轻细:“小将军……”

  严澈之轻轻抚着,小心答道:“我在,我在这里。”

  宋若若心中的不安终于没了大半,放下了一半。

  之前劝严澈之纳妾,甚至是看府里准备起来时,宋若若都没有这么心慌,但今晚严澈之迟迟不回来,宋若若却无端的心跳不止,忍不住想哭。

  宋若若趴在严澈之身上,轻轻擦拭着自己的眼泪,可怎么也擦不完。

  严澈之轻叹口气,眸光闪烁,又把宋若若搂在怀里,轻拍着她的背,轻声细语的安慰:

  “不怕不怕…………我在呢,小将军在呢…………”

  屋外的风愈发大起来,轻拍着窗户,发出“呼呼”响声,落叶和金黄色的荞麦似的,撒了满天,透亮繁茂……

  屋内的两人紧紧依偎着,给对方取暖…………

  (莫名想到一句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以后的几天,宋若若便由严澈之和老侯爷做主,名正言顺的搬去了主院住。

  一应东西收拾齐整送去,宋若若则由一顶小轿抬去。

  主院比晴秋院要大上一半,丫鬟小厮们更多,屋子更大一些,不过严澈之许久没回来住,倒显得异常冷清。

  严澈之叫下人们安置好,又往院里摆上几个水缸,里面养了各形色的金鱼,种上些观赏水草,倒是十分雅观。

  九月的天倒也是善变,前两日还刮了风下了雨,这几日就一连的大晴天,原本耷拉的红花绿树也抬起头来,贴近窗扉,石榴树也茂茂盛盛的结起果来。

  ………………

  在完成纳妾,要去上值的前一天,严澈之终究是忍不住,支支吾吾的把宋谦派了外任的事儿给说出来了。

  好在宋若若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云淡风轻的点点头“嗯”了一声。见宋若若没旁的反应,严澈之这才如释重负,早早去了朝堂。

  为了叫宋谦不突然回来,严澈之早早叫人嘱咐了那泉州的第一级五品官,还以旁人名义给宋谦塞了千百两银子,叫他买宅子安家,最好是娶妻扎根,不要再回来才好……

  因着小将军的命令,宋若若不必去见那几个妾室,安心养胎就好。

  就在宋若若刚搬进主院那天,那两个姨娘携手过来,说要给小将军请安,宋若若这才凑到纱窗处瞧了一瞧。

  那两个新进来的妾室都看着十六七岁的样子,一个杏眼细眉,穿着身藕荷色刺绣妆花裙,另一个圆眼弯月眉,身上着一件品竹色云雁细锦衣。

  两人头上皆是只戴了几朵绢花,看着十分清雅小意,行礼时也都温温柔柔的,看起来倒不像是心有坏水之人。

  听着旁人的称呼,第一个应是李妍妍,第二个则是齐柳了。

  只不过严澈之只露了个面,便叫人把她们两个给打发走了,是以宋若若并没能都瞧清楚,心里还有点小遗憾。

  ………………

  屋里,宋若若歪在一个新做的木椅上打盹,头上只别着个银簪子,身上穿了件蝶戏水仙裙衫,腹部宫绦松松系着,肚子高高隆起。

  旁边的针线篓子里放了块手帕,上头就绣了十几针,实在是懒懒散散不想动弹……

  “唔,你阿爹可真傻,我都这样了,还能去跟了谁去,他还担心这些~”

  宋若若半眯着眼,絮絮叨叨劝着肚子里的孩子:

  “你可要记住了,万不可和你阿爹似的,之前那么强势个人,现在怎的迷迷糊糊的……”

  一旁的绣球不知宋若若在念叨什么,只一个劲的抓宋若若衣裳上的宫绦穗子玩,偶尔还会抓在嘴里啃咬。

  外头阳光烈,雪莲握着把伞走进来,眼睛眯缝着打不开,进门便凑到宋若若身边道:

  “若若,外头来人说了,大娘子带着妍姨娘回了李府,齐姨娘也回了娘家,现在院子里清静的很。”

  宋若若一听,忙从木椅上起身,雪莲忙搀住她靠好。

  “真的都不在吗?”宋若若眼里放光,急着又问。

  “嗯,我都打探好了,我也出去瞧了,那儿确实没人。”雪莲笑盈盈的。

  “正好,这几日那个竹亭刚修好,里头的风吹的舒服,咱们去那坐坐,还能喂喂池子里的鱼。”

  宋若若扶着雪莲,腰上使劲站起来,坐的久了还有点腰酸,宋若若扭扭脖子放松放松,雪莲又拿起一旁的羽丝纱衣披在宋若若身上遮光。

  “呀!姨娘,您怎么起来了?这是要去哪啊?”

  春桃端着一碟子蜜饯进来,见两人的样子,顿时吃惊问道。

  长安被打发的远远的,但还是听见声音赶过来,靠在门口处偷看。

  宋若若在院里待了许久,只感觉自己就快不知外头是什么样了,好不容易今天后院就自己一人,自然是要出去逛逛的。

  “今日外头都没人,不许再劝我了,我就出去坐会儿,走动走动,不会有旁的事儿的。”

  宋若若先发制人,赶在长安前头解释起来。

  长安哑然,一时之间竟不知道怎么回复,只干巴巴来了句:

  “可小将军…………”

  还没等说完,长安就察觉到宋若若正盯着他,眼里闪着利光。

  “额,出去逛逛也好。”长安挠挠头,把已经要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干巴巴的笑着。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