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六十年代:放羊读书考大学>第76章 竹海飞人杨磊
  收到衣服,宋久都有点不好意思要了。因为干活带着张雁回,收到她们家不少谢礼了。

  自己又没有合适的东西回礼。快过年了,不然还是打个野猪给她们带点肉去吧。过年就能吃上肉了,实惠。

  这星期又正好是王司机跑临市的日子,也很久没给村里人分点肉了。先打一个给张雁回她们带去。

  等村里宰猪时再去猎两头一起宰了分肉。说干就干,直接问旁边的两人道:

  “你们今天有空不?要不我们去猎个野猪去?”

  “有空,有空!我们也能去吗?”张雁回对打猎真的是非常感兴趣。

  “可以啊,如果害怕可以在山外等我。这次咱别卖了,带上盐去。我们在林场边上安全的地方直接宰了腌上。

  你们一人分点过年吃。正好后天小王哥又跑明光市了,唐晏也能带回家。腌上的坏不了。”

  唐晏倒不是因为那些肉,而是宋久送东西居然算上他家了,这是关系更近一步了呀!高兴得嘴角快咧到耳朵根儿了。

  “怎么能要你这么多,能卖不少钱呢!而且我们也不会宰猪呀?”看唐晏那没出息的样子,张雁回赶紧拒绝道。

  “这段时间你们也帮我挣了不少钱了,给点肉怎么了,收着吧!我虽然没宰过猪,但年年看,早就看会了。

  走,去背上背篓。我去胖叔那借套工具,早点去早点宰完,不要耽搁了小王哥回程的时间。”

  越想越可行,宋久的兴致也起来了。摧着张雁回赶紧准备起来。

  “不然我们找个人帮忙?我们头一次给我哥带过去一个整猪,我哥他们四五个人忙活了半天时间才弄出来。

  后来还专门去学了宰猪才快了点,我们行不行啊?”张雁回实在不放心地道。

  “我们也三个了,你快点别耽搁时间。看我的吧,肯定行!”

  在宋久催促下,三人大清早的就进了山。

  把张雁回和唐晏安排爬上一棵树,宋久照以前的样子,躲好从野猪群后面偷袭解决了一个。直接扛着就跑出来了。

  刚刚费力的爬上树的张雁回懵了!

  张雁回:“......”

  (⊙o⊙)

  我是谁?我在哪?

  刚刚费力的爬上去,没一会又下来的张雁回直接反应不过来了。走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把背篓放下来给宋久。

  唐晏还想跟宋久换一下,被宋久拒绝了。平时唐晏要走两个小时的路,在宋久健步如飞,张雁回两人小跑下,一个小时就到了。

  可惜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自以为很行的宋久失算了。宰猪没那么容易。

  直到王司机都来了还没弄好,还是小王下来帮忙才弄出来。

  宋久把弄出来的肉腌上盐,给三人一人分了一份。王司机看还有自己的一份,怪不好意思的。表示下次要宰时只管等他来。

  完成了这事回去就开始算工分分粮,宋久又带队打野猪给村里一起分肉,又忙忙碌碌开始准备打冬笋。

  出发前一天,天气骤然降温。宋久强硬的留下了赵老,带着张雁回两人和牲口棚三人组出发了。

  晚上才安置好休息的地方,竟然开始飘起了小雪。宋久只远远的看到过大山顶上的雪,掉到面前的还是第一次。

  和张雁回两人兴奋的接雪玩,而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开始担心起来。千万别又是灾年来了才好。

  虽然下雪了,天气也很冷了,但打冬笋却是不会停下的。

  这次宋久和唐晏一起往回运,张雁回和牲口棚三人组一起掰,晚上回来才一起剥皮,效率也很高。

  别看唐晏大城市来的,但人很舍得下力。经过一年的适应,做什么都像模像样的,比那钱军强出不止一头。几人合作得很好。

  后面几天,雪越来越大了。外面已经看不到多少绿色了。打笋的难度也增加了好多。

  这天宋久叫停了小组的行动,几人在煮笋的锅边围着烤火。正对着竹山方向的张雁回突然惊呼出声:

  “快看,竹海飞人!原来竹海飞人是真的啊!”

  唐晏也一脸狂热的盯着看,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心道:果然没来错,这下实锤了!

  宋久转过头才看到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攀附在竹子上,依靠竹子的弹性交替前进,像从竹海上空掠过一样。

  沿途竹子上的雪被震下了竹子,形成了一条非常明显的绿色带子,一路往收购站方向延伸。

  几人还在惊奇的欣赏,旁边一个火堆烤火的大队长却马上站了起来道:

  “杨家来人了!这是东山出事了吗?”

  “八九不离十了!看来今年要提前收工了。”大队长旁边的元爸爸也站起来道。

  很快竹子上的人就到了林边,从竹子上滑了下来。众人才看清是个小少年,人虽然高,但还满脸稚气。

  少年下来后远远的喊道:“志叔,霆叔。我阿芒带的送粮队七天未归了。阿乃说可能陷雪窝子里去了。请你们想想办法!”看書喇

  “是小石头来了,快过来暖一下手,仔细说说!”大队长把人叫过来。

  少年从宋久旁边走过时对宋久歉意道:“九妹,也请你跟着跑一趟,要耽误你挣钱了!”

  宋久赶紧回道:“石头哥,没事的!我这就收拾东西,很快就能走!”

  原来,每个大队都要交公粮,红旗村离公社还好,一下粮,青壮就给送去了。但东山上的苗寨不止路远,路还非常难行。

  虽然地不多,交的也不多。但总有需要买的东西。寨子里的话事人便组织人手,每年用驮马运粮下来,再买生活物资运回去。

  今年也一样,这少年的父亲便是寨子的话事人,七天前带队驮粮下了山。本应该五天就回的,但被大雪阻了行程,至今未归。

  少年杨磊走到大队长面前边烤手边道:

  “七叔,我阿芒他们五个人,十二匹马。我去红星村打听过了,说是三天前有看到我阿芒的马队从山梁上往回走了。

  我带了人沿路出来的,什么痕迹都没发现,一路喊也没有回应。我不知道他们可能会在哪里,你给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