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历史军事>洪武兴明>第208章 衣锦还乡
  随着距离濠州越来越近,朱文正隐隐浮现出一些历史上的记忆。

  朱元璋祖上其实是南京句容人,高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世代穷苦的人家。

  到了祖父朱初一那一代,才带着两个儿子迁居到泗州的盱眙县,死后就安葬在那里。

  后来朱家日渐破败,朱五四和哥哥两家在盱眙县混不下去,又搬到了濠州的钟离乡。

  别人家是从乡下混到县城,老朱家是从南京混到县城,再从县城混到乡下,足见生活之惨淡。

  于是,朱元璋就顺理成章的出生在濠州,而他父亲朱五四也埋葬在这里。

  所以细说起来,朱家祖坟其实有三处,曾祖辈在南京,祖父在泗州,父辈才在濠州。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重要,也最好考究的,自然是埋葬父亲的濠州祖坟,在日后的洪武二年,这里会正式被定名为英陵。

  说起濠州祖坟,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轶闻。

  朱家混到朱元璋的老爹朱五四这一代,只剩个穷苦农民身份,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只能租种地主刘德家的。

  但地主租金收得高,每年丰收,大半粮食都会落入刘德的口袋,只剩小半才是朱五四辛苦一年的口粮。

  就这点口粮,朱五四却要养活一大家人,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

  朱元璋长到六岁,因为无钱读书,又干不了体力活,只能也跟去刘德家放牛,父子二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打工。

  这种生活,丰年时还能勉强度日,等后来遇到天灾,朱家毫不意外的就陷入绝境。

  朱五四积劳成疾,很快去世,接下来是朱元璋的母亲和大哥。

  一家壮劳力纷纷离世,让年仅十五岁的朱元璋万分悲痛。

  朱元璋和二哥一商量,希望给亲人们合家守丧,便跑去向老东家刘德求赐一块地。

  在朱元璋想来,他家两代人都给刘德打工,大部分收成都交了租金,刘德多少要看个人情,人死给个善终吧?

  结果刘德的回复也很简单:

  “滚蛋!你干活,我付钱,大家两不相欠。现在你们饿死了,与我何干?”

  朱元璋悲愤不过,回家痛哭,街坊邻居看了都为他伤心。

  最后还是老邻居刘继祖看不下去,慷慨相助,划出自家一片土地。

  朱元璋有了地,又买不起棺椁,只能以破衣裳包裹着亲人,掩以三尺黄土,凄惨得甚至连祭奠的菜肴都有没。

  埋葬父母大哥以后,朱元璋和二哥年少体弱,没有生计,大嫂没办法,为了养活朱文正,只能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接下来又是大旱之年,外加飞蝗遍野,根本没有粮食,只能以草木充饥。

  朱元璋心中惊惶,日夜难眠,几近陷入疯狂。

  万般惊恐下,他与二哥商议,这样根本活不下去!

  二哥左思右想,却也毫无办法,只能无奈说道:

  “不如我们兄弟二人离开此地,分头逃荒,没准还能活下一人?”

  分别时,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抱头痛哭,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谁能想,这一别,竟成为两人的永别。

  后来朱元璋做过和尚,要过饭,历尽千险加入义军。

  等他攻下滁州,名声渐显,他的亲人也终于知道老朱下落,纷纷赶来投奔。

  朱元璋这才从亲人口中知道,原来二哥早在分手后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没什么比功成名就时,却无法跟亲人分享,更让人难过的!

  然而更难过的是,朱元璋连祖坟都找不到了。

  邻居刘继祖当初给的那块地,本来就是个山坡,根本不显眼,朱元璋埋葬父母时连棺材都买不起,更不用谈立碑了。

  而且那片山坡上,还埋着许多当地人的祖坟,结果多年过去,地貌发生变化,老朱根本就认不出哪个是自己的祖坟。

  最后还是一个太监献计,让老朱下令清明这天,全体百姓都要上山祭祀,清扫先祖坟墓,然后在旁暗中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一个坟头没人清理,被荒草覆盖,朱元璋这才起坟,把父母重新移葬,了却一桩心事。

  要不是这样,朱文正一行人此次回乡,都不知道拜谁!

  也正是如此,从明初开始,华夏对清明扫墓的行为,越发重视!

  等队伍临近濠州钟离乡,乡里乡亲早已收到消息,顿时全体出动,漫山遍野的赶来迎接。

  钟离乡只是个穷地方,哪里能想到会出一位王上,更不用说,这位大王搞不好很快就要称帝了。

  古人重视宗族乡情,个个兴高采烈,就像自己的亲人要当皇帝一般欢呼雀跃。

  人群铺满山头田野,将朱文正的队伍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标还是第一次回乡,虽然他对家乡毫无印象,但看到眼前一幕,仍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华夏人总讲落叶归根,大概就是蕴含着这种情感吧!

  朱樉却有些不适应,总觉得这帮人穿着简陋肮脏,一双泥手还不安分的在车架上摸来摸去,真是让人受不了。

  朱棡性子急,忍不住挥手驱赶,却被朱标狠狠瞪了一眼,训斥道:

  “做人不能忘本!不管朱家今日取得何种功绩,也是从这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朱棡当即脸色一红,低头不敢再躁动了。

  朱文正穿越前也是乡村走出来的,回到钟离乡,却是无比适应,不一会儿功夫就跟老乡们打成一片。

  他手里还不忘拿着一大包糖果,不断抛洒给那些流着口水的小馋猫。

  朱棣依葫芦画瓢,拿出路上买的糕点,很快就跟小娃们混得贼熟,甚至还一连换了不少木头玩具。看書喇

  钟离乡乡长亲自带着几个长者拜见朱标,朱标见乡亲们热情高涨,当场宣布,免除钟离乡税负三年,更是引起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这其实是老朱出发前特意交代的,之所以让朱标亲口宣布,也是为了锻炼下他的能力。

  除此以外,邻居刘继祖因为赠地有功,还被朱标当场赏赐了一百亩良田,又是惹得一阵惊呼羡慕。

  许多人后悔得捶胸顿足,当初我怎么就没想到,巴结巴结老朱家呢?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愁,人群还有一位,自从见到朱标一行人开始,就一直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正是当初骂老朱“滚蛋”的地主刘德。

  这家伙油头粉面,挺着个大肚腩,一看就像个老财主。

  朱文正见他跪在地上,压迫到圆滚滚的肚子,上气不接下气,却不敢抬头放个屁,顿时心中好笑。

  这丫怕是做梦都没想到,老朱家也能有今天?

  要怪只怪刘德名字起的好,刘德,留德,没留住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