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追书网>都市情感>全家穿越后,顶流爸妈咸鱼崽>第173章 青省游记(其四)
  旅游的第二天的时候风景依旧很美,可惜当车开在茫茫沙漠之中的时候,天上下起了雨。

  汪宁渊本以为沙漠就该是光秃秃的,没想到这沙漠里居然还会盛开着花,还有一团团的草陪伴着。

  导游大叔在车上听到汪宁渊想把这里看到的东西写成诗,便稍稍把车开得慢下来,笑着指向那花那草,告诉他们,地上一团一团的草是骆驼草,开得艳丽的花叫狼毒花。

  骆驼草就是骆驼刺,是骆驼爱吃的。骆驼们会跟随骆驼草知道自己身在何方。骆驼草只要有阳光就能生长,是沙漠戈壁之中的一抹绿。

  狼毒花又叫断魂草,这让汪宁渊莫名想起“断肠人”,莫名有些忧伤。

  “看到狼毒花的时候我们牧民确实会感到忧伤。”导游说。

  秦空远不懂:“沙漠中也能盛开艳丽的花,这多棒啊!”

  导游叹气,见他们感兴趣,便告诉他们,狼毒花吸水能力很强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植物很难与它抗争。

  “这是一种草原荒漠化的预警。”

  汪宁渊点点头,记了下来,随后指了指第一天就看到的小黄花,询问这是什么。

  没想到导游也不清楚,只说这种花生命力旺盛,哪里都开。不过越靠近有水的地方,就开得越多。

  汪宁渊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你们来到这里,拍照吗?”导游看小孩们听到他说草原荒漠化时脸上皱成一团,故意缓解气氛,指了指前方的大巴:“你们城里人应该很少看见这么空旷的景色吧?不去拍拍?”

  “拍!”秦空远也不顾天上还阴着,下着毛毛雨,推了推陈旭阳,叫他下车,他们三人好好拍一拍。

  三个人的性格其实挺像的,根本不带磨叽,下车让导游叔叔把手机对准他们,只见汪宁渊站中间,俩男孩站旁边,三人默契地比划了个“耶”,咔嚓一下,照片就拍好了。

  “不再看看?在下面玩玩也好。”导游怕孩子年纪小,坐不住,等下还要坐好久的车,根本不敢立刻开启。

  汪宁渊有些不好意思:“叔,我问你,咱今天时间多不?”

  导游乐了:“你这孩子,你叔我在我们公司里开车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白晃晃的牙齿在他被太阳晒焦的脸上格外明显。

  “你是想额外去什么地方吗?你放心,跟叔说,想去哪就去!你们孩子可比那些大人爽快多了!”

  导游想起以前接待的客人,个个都是看到什么都想拍,所以他习惯性让人早点出发,以便空出时间让她们拍照。

  既然三个小孩没有看见啥都想拍,那带他们去其他地方转转,了解了解他们省也不错。

  “她想去德令哈!”陈旭阳看汪宁渊好像对打乱他们旅游顺序有些不好意思,便帮她开口,“如果近的话,可以去吗?我听见了,辟邪她昨天梦话都是说想去德令哈!”

  “胡说!我睡觉从不说梦话!”汪宁渊脸红了,她有些后悔告诉他们两个她想去大西北的最大理由是德令哈。

  导游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来自首都的小孩子居然知道德令哈这个小小的、一点也不繁华的城市。

  “叔叔,我们两个都没意见哒!旅游去哪儿不是去呀?只要我们三人在一块儿就行。”秦空远表示他没意见。

  导游看三人意见一致,便同意了:“还好说得早,这条路到你的德令哈是顺路的。辟邪,你想去德令哈的哪里?”

  汪宁渊闻言更不好意思了:“就…随便看看嘛,您觉得哪里好就去哪里,可以的话,就开车在城里开一圈也行!”

  “你这孩子,这点心愿我当然能满足!”导游看见了汪宁渊眼中的期待,觉得很惊奇,“上车吧,我们走!去你的德令哈!”

  汪宁渊犹豫了下:“我能坐前面吗?我想好好看一下。”

  导游看了看汪宁渊的身高,同意了:“系好安全带。”

  汪宁渊笑了,开心地上了车,乖巧地把安全带系好。

  导游向前开,小男孩们系着安全带,看腻了灰蒙蒙的天,他们头靠着头,昏昏欲睡。

  只有汪宁渊坚持和导游聊天,两人一问一答。

  “为什么想去德令哈?”

  “因为一首诗呀!”汪宁渊说到这个就不困了,导游用余光看了看小孩的眼睛,发现格外有神,“我喜欢诗,古代的,现代的都有。”

  “古代的诗我最喜欢李白写的,浪漫、豪气,有一种我做不到的洒脱。”汪宁渊好像说歪了话题,“近代诗我也喜欢,但……我喜欢的诗人啊,在这世界上不存在。”

  导游乐了:“那叫死了,死亡,什么不存在!”乐完又问:“是让你想到德令哈的诗人吗?”

  汪宁渊“嗯”了一声,手肘靠在车窗旁,手托着半边脸,看着乌云一点点散去,洒下阳光。

  “他叫什么名字?”

  “海子。”汪宁渊接得很快,又想到这个世界没有他,赶紧补充了一句,“他一点也不有名,我是在一个破旧的书店里偶然间看到他的诗的。”

  “我不认识,”导游以为汪宁渊口中的孩子是他们青省的人,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连自己家乡的诗人都不知道,“你能说说吗?”

  “那本书是他手写的,没写,也没发出来。没人知道他。”汪宁渊脑子转得快,很快就编出了理由。

  这是她的私心。

  “读完我想来你们这儿的诗叫《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也叫《日记》。”汪宁渊毫不犹豫地说了出来,“他在诗中写到‘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然后这不是今天也下雨嘛,我就突然想去看看了。”

  导游看了看亮起来的天:“你运气挺好,别看现在天晴了,可到德令哈估计还是会下雨。”

  汪宁渊叹气:“但愿吧。“

  说完看向窗外,看着闪过的骆驼群,遍地的狼毒花,莫名感到孤独。

  她轻轻地背出了不愿意遗忘的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这里的路很宽敞,很好开。

  导游扭头,愣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身上有这么多忧伤,仿佛忧愁快把他浸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