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场镇上理发的人特别多, 人们都想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年的到来。

  场镇上理发的剃头匠就那么几位,如今每一个摊位边上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况叶也只能找一个队伍排着等待。

  好在剃头匠手艺纯熟,动作也快,队伍基本上几分钟前进一位, 轮到况叶的时候, 时间刚好接近中午。

  和上次一样, 他剃了一个寸头的样式。

  现在的气温比十月份低多了, 风一吹露出来的头皮都感觉冻得荒。

  这个时候况叶就不由的羡慕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乡, 观市这边的老乡虽然是汉族,但上了年纪的老乡无论男女都有裹头布的习俗。

  女性一般以青丝帕裹头, 男性的话多以白布裹头,少部分也会用青丝帕。

  帕子一裹,冬天不用怕冻着,夏天还可以用来当汗巾。

  当然这种羡慕也就这个时候,况叶把这奇怪的情绪甩开, 他现在得去找点吃的填填肚子。

  在国营饭店吃了碗热面,今天的赶集算是结束。

  花了两个小时回到九大队,时间还是半下午,在回住处的途中况叶遇到一群小孩。

  这群小孩有几个手上提着竹篮,况叶走近的时候, 看到竹篮中有用碗盛着的豆腐,不由的叫住了这群小孩。

  “你是冬娃子吧,我是况叶, 认识我不?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些豆腐是哪来的?”叫住一个他认识的小孩,况叶稍稍蹲下身体问道。

  “我认识你, 你说这个豆腐,是在二队上换的。”冬娃子被叫住, 倒是停了下来,他当然认识才来几个月的这个知青。

  对于况叶的问题也没有隐瞒的想法,直接回答了豆腐的来处。

  有了好的开端,况叶在问了一下具体的地点。

  “就是在磨坊下边的林三叔家。”

  “谢谢啊。”

  听到况叶的道谢,冬娃子还有点不好意思,和况叶招呼一声,连忙跑步向前追上走在前面的小伙伴。

  看着跑开的小孩,况叶失笑。

  队上的小孩,调皮的时候让人很不得拿棍子抽,但有时候又挺招人喜欢的。

  知道二小队磨坊的位置有人家可以换豆腐,他干脆加快回住处的脚步。

  回到住处,把背篓放好,况叶来到厨房,取了一个竹篮和两个大陶碗,就再次出门。

  来这个时代快半年,他基本上就没吃到过豆腐。

  场镇上赶集的时候,豆腐基本上已经卖完。自己做的话,虽然知道大致的做法,但他和简修文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尝试。

  而且做豆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泡豆子、磨豆子、熬煮、压制,这些技巧没人指点的话,想要做成功其实挺难的。

  而且点豆腐的盐卤或者石灰水,真要找在这个时代还挺麻烦的。压制豆腐的模具、纱布等工具,倒是有代替的东西,只不过做出来的成品形状就不那么规整罢了。

  而冬娃子他们换的这些豆腐,倒是形状规整,料理的时候也就比较方便。

  好久没有吃过豆腐,今天他遇到了竟然勾起了馋意,如此当然不能错过。

  而且过两天就是除夕了,这豆腐也算为年夜饭添一道菜。

  花了一些时间走到磨坊的位置,对于冬娃子口中的林三叔家,况叶并不知道具体位置。

  但既然在磨坊下边,那么就很好找。

  抵达磨坊后,原本问路的打算都用不上,此时前往这位林三叔家换豆腐的人不少,况叶只需要跟着这些队员一起过去就行。

  林三叔的家果然就在磨坊下边点地方,此时他家的院子里聚集起不少人,都是来换豆腐的队员。

  换好豆腐,一些和其相熟的人家,也没有第一件离去,而是留在着闲谈,林三叔家偶尔忙不过来的时候搭把手。

  况叶跟着走进林三叔家的院子,排着队等待着换豆腐,因为换的人实在太多,现在还得等新做的成型才能换。

  在这期间,他也了解了今天为啥能在这换到豆腐的原因。

  林三叔也是陈家人,和小队长陈繁荣是同辈人,叫做陈繁林。他家媳妇会做豆腐,但生活在农村并不常做。还有这毕竟是媳妇娘家人的手艺,陈繁林也不好以此谋生。

  平时家里都在忙活农活的事儿,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做一两次豆腐,这个时候有需要的队员可以来他家换。

  在这换豆腐有两种结账的方法,一是直接拿豆子换,一种就是直接给钱。

  一斤豆子能换两斤豆腐,林三叔家的豆腐压的实,算下来人家就挣了个辛苦钱,队员们也大多愿意用豆子换。

  当然也有用钱卖的,价格和场镇上的一样,但因为林三叔家的豆腐要压的实些,其实算起来比镇上的便宜。

  最终况叶花了三毛四分钱换了两斤豆腐。

  他如今只有一个人,这些豆腐看似有点多,但后天就是除夕,豆腐在这个天气也放的住,不怕吃不完。

  带着豆腐和一些队员回程的途中,况叶从他们口中还得知了另外一个消息。

  明天一小队这边要打鱼。

  九大队每个小队都有一个蓄水的堰塘,在它们空置的这段时间,也不是就这么干放着。

  每年收完稻谷后不久,队上就会购买鱼苗放进去,养到第二年快插秧的时候。

  经过大半年的喂养,堰塘的鱼也差不多有两斤多,生长速度快的白鲢鱼甚至可以长到三四斤左右。

  到时候这些鱼大部分会卖给收购站,以完成每年的养殖任务,少部分会分给队员,也算是双枪农忙时节队员们难得的营养补充。

  而在过年的时候,队里也会适当的捕捞一些鱼,有需要的队员花钱从大队上买,也算是给年夜饭增添一道菜。

  毕竟年年有余,这样的添头,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家还是非常注重的。

  对于捕鱼这件事,况叶当然也非常感兴趣。

  他今天在熊哥那买了两条风干的咸鱼,本来就是打算年夜饭的时候添道有鱼的菜。

  至于在河沟中捞鱼这种操作,在这个时代特别是九大队这里是行不通的。

  九大队这边只有一条小河渠,里面自然是有鱼的,但里面生长的鱼普遍不大,都是些鲫鱼这类的。前几年“共产风”还致使河中的鱼被捕捞过度,以至于现在大点的鱼基本难见。

  这些鱼倒是有人捞,但基本上是队中的小孩。大人的话就算捞鱼,也会尽量避开人,而且也有点得不偿失。

  作为知青的况叶,就更不会这样做了。

  如今大队上要集体打鱼,他当然更愿意用这新鲜的鱼作为年夜饭的一道菜。

  带着豆腐回到住处,况叶收拾了一下今天采买的东西后,就开始清洗阶沿上的石磨,他准备用它来磨些糯米粉。

  况叶家乡有个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有吃汤圆的习俗,如今虽然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他一个人,他还是准备到时候吃一碗汤圆。

  空间中原本有袋糯米粉,但早就被他消耗完,如今只剩下些糯米,这糯米粉只好现磨了。

  糯米粉大年初一才能用上,况叶就没有采取水磨的方式,而是直接干磨。

  等石磨清理干净,把没有泡水的糯米慢慢的放进石磨上方的小孔中,期间不断的推动磨盘,很快有些粗糙的糯米颗粒就缓缓的落在下方石盘中。

  一斤左右的糯米磨完第一次,况叶用竹刷收集起这些糯米碎粒,继续第二次研磨。

  就这样重复研磨了好几遍,才得到可以用的糯米粉。

  当然这种糯米粉还是比较粗糙,比不上水磨的细腻,就更不用说机器研磨的。

  但其实这样的糯米粉包的汤圆,也别有一番滋味。

  ......

  “鱼!哇,这鱼好大!”

  一小队的堰塘边此时聚集起不少人,其中有不少小孩。

  看着被渔网拖拽起来的鱼,不由的紧紧的盯住其中翻腾的鱼,看到比较大的还忍不住惊呼。

  岸上看热闹的队员们,也对这些鱼十分关注,他们此时都拿着盆或者桶,等待着买鱼。

  此时堰塘中有一艘小木船,有两个队员正架着它在堰塘中捕鱼。

  一个队员撑着竹竿,让木船在水面滑行,另外一个队员则盯着水面,搜寻鱼儿的踪迹,发现踪迹后撒网捞鱼。

  此时刚好有一网鱼被拖上船,其中有几条看着挺大。

  船上的队员把这些鱼从渔网中取出,也同时进行筛选,小于一斤的基本上都会被放生。

  这样的大小再养一段时间更划算。

  况叶也拿着装鱼的盆在岸上等待,看着堰塘中小船在水面上飘荡,队员手中的渔网一次一次的洒下去。

  直到船舱被装上不少鱼,小船才靠岸。

  队员把船舱内的鱼转移到岸边的秧斗中,看着一尾尾鱼在其中翻腾出水花,一群小孩忍住围在边上观看。

  此时队员们也可以买鱼了,在堰塘的堤岸上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此时小队长和记分员在秧斗旁边,和帮忙的队员给鱼称重,同时记账。

  年底分红还没过多久,队员此时都能拿出点钱买鱼,毕竟如今的鱼也不算多贵。

  如今的鱼价差不多在两毛四一斤,今天堰塘里捞出来的鱼最多也就两斤多,一条鱼最多六毛多一点,多数队员还是能买的起。

  不过今天捕鱼有限,队员们一户最多也就能买三条。

  看着队员们或端着装鱼的盆,或提着桶,带着一年笑意离开,队伍也在不断的前进,很快就轮到了况叶。

  他只有一个人,所以选了一条一斤多的草鱼,也就花了三毛七厘钱。

  等他买到鱼,一小队这边的队员也差不多买到鱼了,秧斗中还剩下几条,最后也没再次放进堰塘中。

  堰塘这边散场后,况叶带着草鱼回到住处,给它换了一个大点的盆,毕竟这鱼还得养到明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