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朝廷办事儿更是得有条理,换句话说就是慢。

  连打仗这种事情都得吵了一轮又一轮才能决定到底是战还是和,基建这种事情更是得吵了再吵才能有决定,不需要吵架就能进行下去的除了赈灾寥寥无几。

  和亲王不觉得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扩建京城,就算他们有钱,朝中大臣也要吵上几个月才能决定要不要开工。

  他就是生气糟心叔叔和臭弟弟搞事儿之前不和他打招呼,害得他被皇帝老哥打了个措手不及,还以为老哥终于暴露本性要当个奢靡无度的大昏君。

  说真的,他当时连半夜被他们家汗阿玛带走的情况都设想到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到时候他就是那条被无辜烧死的鱼。

  还好事情没像他想的那么可怕,不然他真的哭都没地儿哭。

  小果亲王和諴亲王缩缩脑袋,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继续闹腾。

  虽说他们最开始没打算搞那么大的事情,但是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得怪他们,要不是他们想方便跑马跑车,最后也不会发散到扩建京城的程度。

  唉,大家都有错,怪谁都不行。

  和亲王嘴上说着要当纨绔,实际上有活儿派下来也是来者不拒。

  当然,更可能是年轻没学会怎么拒绝。

  用和亲王的话来说就是,他还是脸皮太薄,等他修炼到十六叔那种程度,天王老子来了他都敢拒绝。

  真正干活儿的人回来,草台班子立刻大变样,和亲王看不上小豆丁呈上来的亲手所写的策划书,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事儿得出城考察才行。

  北京城不只是本朝和前朝的京城,当年的元大都、辽国的燕京都有城墙,嘉靖皇帝当年的意思就是那些城墙修修补补还能继续用,只是没想到还没等到用那些城墙他的国库就没钱了。

  如今倒是能拿得出钱,但是废物利用也不能少,钱总是不嫌多的,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諴亲王懒得出门奔波,一听要出城考察立刻躲的严严实实,彻底坐实了他闭关学习的借口,小果亲王闲着没事儿干精神头还足,有空就跟着出去溜达,之前带他去看果亲王府的时候都没这么积极。

  小果亲王煞有其事,“为朝廷办事,不辛苦。”

  和亲王白了他一眼,“大言不惭。”

  小豆丁笑嘻嘻,“向五哥看齐。”

  兄弟俩在马车里有说有笑,忽然马车猛的停住,随行的侍卫策马来到车厢旁,“五爷,有人拦车。”

  和亲王府的马车在京城向来畅通无阻,谁家有事儿要找他们家主子也都是正经的送拜帖说事儿,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拦车的还真不多见。

  随行的王府侍卫一个个都来了精神,让他们看看来的是何方神圣。

  小果亲王也很好奇,他长那么大还见过这场面,这就是传说中的拦路喊冤?

  和亲王一把将人按回去,“你当是写话本子呢?哪儿能处处都是拦路喊冤?”

  前朝开国皇帝老朱允许百姓上京告御状,但也仅限那一朝,之后的皇帝对这种越级告状的事情都防备的很。

  要是百姓动不动就进京告御状,皇帝天天处理他们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得了,哪儿还有空干正事?

  再说了,本朝几位皇帝中没一个平易近人的,宗室皇亲也都自持身份,百姓又不傻,不至于上赶着找罪受。

  有猫腻。

  拦在马车前的是个穷书生,看上去三四十岁,称不上衣衫褴褛,但也没好哪儿去。

  立秋已经过去有些日子,虽说还有秋老虎,但是皇帝已经带着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回了紫禁城,天气冷下来的速度很快,早已不是穿单衣的时候。

  拦车的穷书生一身单衣站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弘曕掀开帘子悄咪咪看了一眼,感觉不像是刺客。

  人家刺客出门干活不会让自己冻着,这么狼狈肯定是有冤情,重大冤情,特大冤情,“五哥五哥,你快去问问情况,别让人家一直在外面冻着。”

  “回来待着,别乱看。”和亲王示意侍卫将人带回王府,然后戳着傻弟弟的脑袋瓜教训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什么身份,万一遇到乔装打扮的刺客怎么办?”

  别觉得对方打扮的像个穷书生就真的是穷书生,刺客会在脸上写上他们是刺客吗?

  小屁孩还是太单纯,以后多碰上几次刺杀就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险恶了。

  唔,不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傻小子继续傻乎乎的也没什么,万一磕着碰着伤着哪儿怎么办?

  荒郊野岭里忽然冒出来个告状的穷书生,怎么看都不对劲,先把人带回府上,有冤说冤有仇说仇,如果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没关系,五城兵马司的大牢欢迎他。

  说是荒郊野岭,其实也没有多荒,毕竟他们出来查看的是前几朝的城墙,周边的村落田庄还是挺多的。

  但是在和亲王眼中,这些地方已经称得上人迹罕至。

  事出反常必有妖,且让他看看这妖孽到底是冲着什么来的。

  小果亲王第一次遇见这种场面正兴奋着,看不见“告状”的穷书生也不耽误他叭叭,“五哥,你以前出门遇见过拦车告状的吗?”

  和亲王瞥了他一眼,“你上次跟我去江南,见过有人拦车吗?”

  小果亲王想了想,诶嘿,还真没有。

  和亲王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真要有人这么个拦法,谁还敢出门?”

  本朝对待官员的态度和前朝差不多,都是对百姓宽仁而待官员严苛。

  洪武帝出身贫寒,从路边乞儿一路成为开国皇帝,对民间疾苦了如指掌,因此格外看重民意。

  据说在洪武年间有些官员即便犯事儿获罪,只要他在民间声望高,百姓觉得他是个好官为他求情,消息上达天听,老朱便会觉得那个犯事儿的官儿也没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要是犯的错不算太大,说不准还能给他升个官儿。

  这种事情出现的多了,洪武年间的百姓对监督官员有着空前的热情,直接把御史的活儿都给干了,弄得御史喷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没办法,该喷的百姓都喷过了,他们再喷就是老调常谈,传出去还落得个口才连寻常百姓都不如,这让他们的脸面往哪儿隔?

  洪武帝不觉得百姓告状是坏事儿,不仅如此,他还鼓励百姓进京上访,如果百姓觉得他们心目中的好官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各地乡老结伴进京找皇帝面奏都没关系。

  皇帝高兴了,官员们的日子却不好过,谁希望管辖下动不动就有百姓进京告御状呢?

  百姓进京告御状,首先吃挂落的就是当地的父母官,要不是父母官当的不好,百姓怎么会进京告御状?

  没办法,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皇帝的态度明明白白,他们还能反着来不成?

  别了别了,命重要。

  本朝对百姓宽仁,但是这宽仁只是对不找事不惹事乖乖听话的百姓,若是百姓不听话上赶着找事,朝廷的手段也称得上残酷。

  和亲王跟乾隆皇帝打小一起长大,对皇帝的想法再清楚不过,在他们家皇帝老哥眼里,百姓的话并不可信,他们的才智也没那么可靠。

  一边是读完四书五经从科场上出来的读书人,一边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平头百姓,身为皇帝,乾隆显然更信任前者。

  要是百姓夸两句官员就会高升,天底下所有的官都会想办法伪造民意,就算他是个贪官污吏,只要表面功夫做的好百姓也会被轻易欺骗觉得他是个好官。

  连民意都是伪造的,那还有什么是可信的?

  还有,要是百姓可以随意进京告御状控告父母官不合格,官员是清白的又当如何?

  官场上有好官坏官,百姓也有好人和坏人,诬告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没少过,民告官这种风气要是起来,官府衙门得头疼死。

  弘曕只是想看热闹,不是想听说教,他们家五哥滋儿哇滋儿哇说了一路,听的他无欲无求脑袋空空,感觉自己就是被唐僧揪住的孙悟空,稀里糊涂就听了一路的紧箍咒。

  他是谁?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他还活着吗?

  等马车晃晃悠悠停在和亲王府门前,小果亲王已经恍恍惚惚不知今夕是何年。

  从城外到内城距离不多,路上的时间里随行侍卫已经把拦车之人的底细打听清楚,正是因为打听清楚了,所以侍卫们的表情一个个的都很奇怪。

  小果亲王越发好奇,“怎么回事?什么情况?方便让我听听吗?”

  侍卫大哥思索片刻,决定把决定权交到他们家主子爷手上,附在和亲王耳边神神秘秘的说了好一会儿,然后才一脸难以言喻的退下。

  这下可好,控制不住表情的又多了个人。

  小果亲王心里跟猫爪儿在挠一样,越不让他知道他就越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五哥你倒是说说啊!”

  和亲王深吸一口气,带着小老弟一边走一边说,“这人不是来喊冤的,是来献宝的。”

  原来此人名叫冯起炎,是个三十多岁还没成亲的穷秀才,但是他自持有奇才异能,并不觉得他考不上进士是他没本事,而是觉得是考官没眼光。

  明明是个三十多岁还没成亲的光棍儿,偏偏心气儿还挺高。

  他说他去亲戚家做客,亲戚家有个年轻貌美的表妹,他想娶但是没钱,又去另一个亲戚家做客,另一个亲戚家也有个年轻貌美的表妹,他也想娶但还是没钱,于是就想进京碰碰运气。

  等京城的贵人见识到他的才华,他就能同时把两个表妹娶回家,可谓是效娥皇女英故事,想想就很美。

  小果亲王:……

  “想的的确挺美。”